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請家長看過來!總有“異物”引發危險,如何更好保護寶寶?|世界信息

來源:華聲在線2023-03-05 20:48:59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周倜?通訊員?何艷? 楊圖宏

“做家長的,以后真的要多注意呢!這次多危險……”3月3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呼吸與免疫科一名醫生成功地為3歲男孩陽陽(化名)從其氣道里取出一枚異物,看到這個險些威脅到寶寶健康的小堅果仁,陽陽父母自責不已。


(相關資料圖)

孩子天性好動、調皮,因此,家長稍有不慎,很可能就會造成寶寶發生異物進入氣道的危險情況。如何避免孩子吞入或吸入異物?不慎發生氣管異物,可以“拍拍背”嗎?許多家長都非常關心。帶著家長的疑問,記者咨詢了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科二病區主任黃寒。

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孩子間或出現咳嗽也值得警惕

“僅僅是過去一周,我們明顯感覺到氣道異物就診的孩子又增多了不少,說明這種危險的確太常見了。”黃寒告訴記者,據統計,2月份以來科室已經收治了十幾例來自省內外的氣道異物患兒,甚至在同一天收治了3例氣道異物,年齡分布在9個月到10歲左右。

取出的氣道異物更是五花八門:有瓜子、花生、蠶豆殼,也有開心果、腰果,還有雞骨頭、鴨骨頭、辣椒、筆帽等,甚至還有孩子嗆入了彩燈二極管、銀針、牙齒、檳榔渣等。

據介紹,兒童發生異物進入氣道,是常見的兇險性意外事故,5歲以內兒童多見,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到兩歲間的小兒發病多,死亡率高。兒童將異物誤吸入氣管后,會突然出現劇烈嗆咳,異物較大堵塞氣管時,可發生憋氣、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的癥狀。

在不少人印象中,每年春節過后似乎都會迎來一波氣道異物小高峰。但以湖南省人民醫院的情況為例,這種情況從年前跨越到年后,且在近一周內達到峰值。那么,為何春節過去這么久,兒童氣道異物依然高發呢?

“其實,這種情況與時間節點沒有太多關系,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黃寒認為,平日里,孩子接觸花生、瓜子、開心果等堅果類食物的機會本身就挺多,加之牙齒發育不全且喉保護性反射不夠、在進食時喜歡奔跑和喊叫,以及家長疏于教育、看管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這種危險發生率還是很高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孩子在嗆入細小異物后,僅表現為劇烈咳嗽后并無其他癥狀,再加上家長疏于照看,并未引起重視。嗆入時間久了,當孩子間或出現咳嗽時,很多家長往往當作感冒在家自行治療,當病情持續加重,出現呼吸急促、喘息時才匆忙就診。”黃寒提醒,家長一定要隨時、及時關注孩子各方面的狀況,孩子間或出現咳嗽也不能掉以輕心。

認準“四個時期”很重要,家長可以“對標”這樣處理

危險無處不在,一旦不幸突發,家長又該如何冷靜且正確對待、迅速處理呢?

氣道異物癥狀的輕重與異物的性質、大小及在氣管內存在時間的長短有關。”黃寒提醒,吸入異物應及時就醫,若異物長期存留在氣道內,則可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吸入氣管異物通常可分為以下四期,并且不同時期的癥狀和危害有所不同,家長不妨認真學習、參考。

異物進入期:患兒在進食中突然發生嗆咳,劇烈地陣咳及梗氣,也可出現氣喘、紫紺、呼吸困難。異物較大時,可阻塞氣管使通氣受阻,發生嚴重的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安靜期:若異物較小,刺激性不大時可有一段時間內表現為咳嗽和憋氣的癥狀很輕微,甚至消失。此期臨床上診斷易疏忽。

刺激或炎癥期:植物類或豆類的氣管異物,吸水后易膨脹,因此容易發生氣道阻塞。異物在氣道內存留得越久,反應也就越重。初期為刺激性咳嗽,過段時間因氣道內分泌物的增多、氣道黏膜的腫脹,相繼出現持續性的咳嗽、肺不張或肺氣腫的癥狀。

并發癥期:異物嵌頓在一側支氣管內,時間越久,被肉芽和纖維組織包裹,會造成支氣管的阻塞,引起繼發感染。如果長時間的氣管異物,可見痰中帶血,肺不張或肺氣腫,引起呼吸困難和缺氧。

“需要說明的是,吸入氣道異物,以上每一期都很危險,內鏡下取出異物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黃寒針對不同時期的狀況展開解釋。

如果確定有異物吸入初期時,家長們不要太心慌,當孩子還處于哭叫、咳嗽的階段時,可先鼓勵孩子咳嗽,此時仍有可能將異物咳出;

如果異物已經進入氣道,家長們切勿強行用手摳出來,因為此時讓孩子自己咳出的可能性較小,應立即到醫院處理,不要貽誤治療的時機。就診時注意盡量安撫孩子,避免情緒激動,切勿拍背和再進食,防止因異物活動后發生移位造成窒息;

如果異物嵌頓于聲門區,孩子表現出不能咳嗽、不能說話、臉發紅發紫、表情痛苦、掙扎等表現,一定要爭分奪秒,撥打120急救電話,并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緊急處理。

“家長面對危險一定要冷靜處理,平日也可加強學習,這樣可以避免險情發生,也能確保一旦有突發狀況,能以最適宜的方式處理,保證孩子的生命安全。”黃寒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