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3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田甜 實習生 黃欣欣)一位學生被4名同學一路“護送”,兩邊的學生扶著胳膊,一名學生在背后托扶著,前面還有一名學生負責“開路”……這是長沙市岳麓區白馬實驗小學1805班,經常出現的暖心一幕。
(相關資料圖)
3月5日,記者了解到,被護送的同學叫小蔡(化名),身患肌無力,進入小學校園后,班上的同學們便當起了他的出行安全守衛員。這場愛心接力也已經持續了5年。
幫助小蔡,所有同學間的默契
“小蔡,我陪你去上廁所。”
“小蔡,放學了去我家做作業嗎?”
……
每逢課間休息時間,小蔡的課桌前便熱鬧非凡。同學們的熱情,讓原本性格內斂的小蔡越發開朗。
五年前,小蔡的父母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他來到學校報到時,還在擔憂小蔡的到來會不會給學校添麻煩,甚至因為行動不便被同學們嘲笑。“而今的情況與我們想的完全不同。幾年來,小蔡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愛護下非常健康地成長。”
“我帶了孩子們5年的時間了,一開始其實我并不知道小蔡的情況。”回憶起第一次見小蔡的情景,班主任彭會媛仍舊記憶猶新。
(小蔡在同學們攙扶下走路。)
那時候還是孩子們上一年級,一次上課鈴響起時。當其他同學早已坐好,小蔡還在走廊徘徊,“我當時向他走近,他興奮地朝我走過來,還沒走到身前突然就雙膝跪地了。”彭會媛說,當時她扶起小蔡后有點挺詫異又有點不安,“在課后向小蔡家長了解情況,這才知道原來小蔡患有重癥肌無力。”
與小蔡的家長深入交流后,彭會媛有了個決定:此后,1805班的課堂不再起立問好,改成了微笑問候。除此以外,彭會媛還在班級中成立了“幫幫團”,號召同學們一起來幫助他。
從一年級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小蔡的“幫幫團”中。
“希望這份溫情繼續持續下去”
“小蔡同學光是在我面前摔倒的次數就已經數不清了,他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卻因為行動不便限制了自由。”彭會媛告訴記者,她并不會一味地限制小蔡的活動,每當有綜合活動或課程時,她都會盡量讓小蔡參與到其中,“天氣好,孩子們就會扶著小蔡到操場上走走,天氣不好,我就會讓小蔡來辦公室坐著,我陪他看看書做點別的。”
(班主任彭會媛為小蔡講解題目。)
在老師與同學們的幫助下,小蔡的學習生活幾乎與其他同學無異,打水、上課、上廁所……班上沒有一名孩子嘲笑和欺負他,反而爭相幫助他,樂意做他的“手和腳”。
如今,小蔡因為持續服用激素藥來控制病情,并且需要坐輪椅出行。為此,學校還為小蔡專門開放了電梯通道。但小蔡的心態一直樂觀,從未表現出對病魔的畏懼。
“我希望這種幫扶可以一直持續下去。”臨近畢業,彭會媛對孩子們有著深深地不舍。她相信,這份小小的愛意,還將在小蔡的生活中,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