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湖南縣域高中“徐特立項目”啟動!2年投資20億建100所 全球新資訊

來源:華聲在線2023-04-14 09:37:16


(相關資料圖)

華聲在線4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黃京)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擴大優質公辦高中教育資源供給,打造縣域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桿……今日,《湖南省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發布。

湖南將從2023年開始,在兩年時間內,通過支持全省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2024年全面建成,推動項目學校建設成為硬件設施達標,軟件條件較好,具有先進教學理念和較高管理水平,在當地形成輻射帶動作用的優質學校。項目實施范圍包括全省縣、縣級市舉辦的普通高中,適當擴大到洪江區、鶴城區、永定區、武陵源區等4個脫貧區,以及第二屆、第三屆省旅發大會承辦市州所屬縣市舉辦的普通高中。

實施一所、達標一所、用好一所新建項目體現“徐特立項目”品質

《方案》指出,縣域普通高中將對標國家和湖南省中學建設標準,按照“實施一所、達標一所、用好一所”的原則,確定“徐特立項目”建設內容。每所項目學校至少應包括一棟標志性的新建建筑(限教學樓、科教樓、體藝館或圖書館等教學實驗體育用房),土建投資規模原則上不低于2500萬元,新建項目應彰顯學校文化特色,滿足學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需求,建設品質優良,不建超標準的豪華項目。除新建項目外,對照標準化學校建設的要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可同步建設學生宿舍、食堂、運動場等教學輔助用房和生活服務用房,以及水電、道路、綠化等配套設施,添置信息化和實驗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等。

同時,為紀念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新建項目統一命名為“特立教學樓”“特立科教樓”“特立體藝館”“特立圖書館”等。加強新建項目建設方案頂層設計,統一建筑風貌設計、功能設計、LOGO標識等特色元素設計標準要求,各地根據國家和省建設標準組織開展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確保項目建筑既與學校風貌相協調,又體現“徐特立項目”的品質。

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資金由省、市縣政府資金和其他投資等多渠道投入組成。其中,省財政統籌安排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23億元,20億元按照每所項目校2000萬元的基準標準進行補助(分2年落實到位),3億元待2024年項目完成并經評估驗收后,按照縣(市、區)項目完成質量與進度、投資規模(限土建投資)等因素予以獎勵。對虛報投資規模、未達到建設要求的縣(市、區),省財政將扣回部分補助資金。

支持配優建強教師隊伍,確保有“好校長”“好教師”培養“好學生”

《方案》強調,實施范圍將按照全省86個縣(含縣級市)和4個脫貧區原則上每縣申報1所,第二屆、第三屆省旅發大會承辦市州各增加1所申報指標(由承辦市州自行確定項目縣市,市轄區不納入),另對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數8000人以上的8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及在校生人數1.4萬人以上的20個財力分檔為二檔、三檔縣,每縣增加1所申報指標,全省申報指標總數控制在120所以內。省教育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將綜合考慮“十三五”中央預算內投資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安排、辦學規模、生源增長、縣級財力、需求迫切和項目成熟度高等因素,遴選提出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名單,按程序報請省政府批準后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申報項目學校應符合4個基本條件:一是根據縣域普通高中布局規劃,長期保留的優質高中學校;二是對照未來辦學規模、辦學標準,有條件缺口、迫切需求和符合建設要求的項目;三是項目建設基本條件成熟,原則上項目用地具有土地使用權證,不存在征地拆遷、手續辦理等相關困難與問題;四是財政資金投入有保障,2023年底前可確保開工建設,2024年底前可建成投入使用的項目。

項目學校建成后,省教育廳將通過公費定向師范生培養、“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網絡名師工作室”等項目,傾斜支持學校配優建強教師隊伍,確保項目學校有“好校長”“好教師”,確保培養出一大批“好學生”。通過在教育信息化專項資金中傾斜安排,支持學校提高信息化水平。通過組織優質學校對口幫扶等措施,提高學校辦學質量。指導學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有利于立德樹人的育人機制和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推動學校內涵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