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22年,陶瓷行業交出一張憂喜參半的“成績單”。新快報記者統計蒙娜麗莎、東鵬控股、帝歐家居、箭牌家居、悅心健康等五家陶企2022年年度報告或業績預告數據,發現受房地產下行、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企業歷時多年后出現首次虧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廖木興/圖
5家上市陶企帝歐家居凈利預虧高至16億
從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虧損是陶企在過去一年里的關鍵詞。其中,頭部企業蒙娜麗莎2022年實現總營收62.29億元,同比下滑10.85%;歸母凈利潤虧損3.81億元,同比下滑221.13%。這是蒙娜麗莎自201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悅心健康2022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1.63 億元,同比下降7.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2.78億元,同比減少703.03%,由盈轉虧。
在統計的五家上市企業中,帝歐家居的下滑幅度最大。據其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帝歐家居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2億元-1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836.21%-2414.95%。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12.1億元-16.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768.93%-2320.64%。
東鵬控股則是少數實現業績增長的企業。今年1月,東鵬控股發布公告稱,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0億-2.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66% - 65.9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85億元–2.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0.32%-500.48%。趕在去年年末上市的箭牌家居則呈現出收入下滑、利潤微增的情況,其2022年營業收入75.13億元,同比下降 10.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93億元,同比增長2.75%。
對于企業出現虧損,房地產行業下行、原材料上漲、疫情等是主要的影響因素。蒙娜麗莎方面稱,受房地產下行和調控影響,公司主動收縮部分風險較大的房地產客戶訂單,銷售收入有所下降;以及能源、部分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居民消費信心不足,消費降級,公司產品平均銷售單價有所下降,生產端和銷售端利潤空間均被擠壓,對盈利造成一定影響。
帝歐家居則表示,在國內房地產開發商經營情況變化的影響下,一方面公司嚴格管控經營回款風險,除個別核心開發商客戶以外,全部執行先款后貨或者現款現貨銷售發貨政策,另一方面受房地產開發商客戶整體經營下滑的影響,公司產品需求減少,報告期內公司工程渠道銷售收入明顯下滑;受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影響,公司上游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持續高位,同時下游需求不振,短期內無法通過產品漲價傳導成本壓力,導致主營業務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明顯下降。
經營策略調整效果未顯蒙娜麗莎計提信用減值損失5.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多家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后,雖然部分陶企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但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逾期增加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蒙娜麗莎在2022年年度報告中提到,部分房地產客戶信用風險和預期違約風險進一步擴大,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逾期顯著增加,公司管理層對部分房地產客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應收款項的可回收性進行分析評估,認為減值跡象明顯,計提信用減值損失5.7億元。
3月中下旬,悅心健康發布公告稱,受房地產行業波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悅心健康按單項及組合計提的壞賬準備1.23億元,本期實際計提的損失為7684.13萬元,其中應收賬款4884.11萬元,其他應收款2800.02萬元,占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比例分別為105.78%和60.64%。
即使是去年實現業績增長的東鵬控股,同樣不例外。該企業提到,2022 年受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疫情反復、房地產企業流動性承壓、原材料及能源等大宗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經營受到諸多挑戰。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房地產行業的政策,但是部分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問題尚未得到明顯改善,因此,公司本報告期仍擬適當計提該等房地產客戶的應收信用減值損失。
加速轉向海外和 走高端化路線將成新出路
目前,陶瓷行業告別過去高速發展階段,進入存量甚至縮量時期,產量、銷售、利潤均呈下行態勢。同時,行業內淘汰洗牌加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2022兩年間全國建筑陶瓷生產企業減少115家,生產線淘汰275條,淘汰比例近10%,預計2023年將加速出清。預估至2025年,TOP10 陶企市場占比將達到25%。
瓷磚產品結構方面,近些年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的拋光磚、瓷片、仿古磚、外墻磚等品類生產線及產能逐步快速萎縮,巖板、大板、中板等品類生產線不斷增加。其中,大規格、高性能陶瓷巖板逐漸成為行業增長速度最快的品類,并從建陶領域向大家居領域擴張和延伸。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新快報記者指出,陶瓷行業的主要客群來自房地產企業、家庭裝修,以及基建工程等三個方面。但上述渠道表現在過去一年里均不如人意,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企業的業績表現。
在他看來,加速走向海外市場和轉型高端化路線,或成為陶企擺脫業績泥潭,謀求新出路的途徑。“盡管過去20年,早有部分陶企布局海外市場,但是這遠遠不夠。目前個別企業主動進入非洲、南美等地,并在當地市場中展現出了強勁的成長性。另一方面,企業需走高端化路線,優化產能供給,從而提升品牌溢價能力和利潤空間。另外隨著疫情影響減弱疊加促消費政策不斷落地,企業還需把握住經濟復蘇的機遇,承接好消費需求變化。”
數據來源:企業公開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和業績預告數據
新快報記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