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南區以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生態宜居樣板區”為目標,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城鄉發展,加強生態治理,聚力改善民生,跑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產業振興,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該區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打造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加快打造全國最大防水材料生產基地、精品衛浴和一站式供應基地、特色鮮明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引導扶持鑫豐鋰電等30家戰新企業梯度成長,積極引進電子信息、數字經濟項目,全力推動東方雨虹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今年戰新產業增加值有望增長13%左右。
深化改革,跑出潛能釋放加速度。該區持續深化“拿地即開工”“過堂式”審批改革,推出高頻“主題式”辦事套餐,推動更多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塑樹 “四最”營商環境品牌。常態化開展“四個一百”活動,實現產業鏈招商和特色園區招商的大突破。同時,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落地機遇,深耕細作日韓、港澳等傳統市場,培育壯大歐美、非洲等新興市場,持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完成跨境電商交易20億元,今年進出口總額預計增長8%以上。
統籌規劃,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該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豐南樣板”。建立全市首個農業產業聯盟,惠豐園區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培育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個“三品一標”農產品。全域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新建戶廁800座、改造3081座,以村莊清潔行動扮靚鄉村美麗容顏。
生態治理,跑出綠色低碳加速度。該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精準實施各污染因子協同共治,55家重點企業“創B爭A”,豐華陶瓷等7家企業爭創績效等級引領性企業。落實“河湖長制”和“灣長制”,高質高效完成全域治水清水潤城13個重點項目,深度治理陡河、沙河等重點河流水生態,實施28個村生活污水治理,科學治理養殖退水,嚴格保護水源地,壓采地下水897萬立方米,確保重點河流水質達標、近岸海域水質優良、地下水位持續回升。
改善民生,跑出福祉普惠加速度。該區強化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推動政府、企業、鄉鎮、村居、個人“一體系五聯動”,實現最大限度就業。此外,繼續深化健康豐南行動,創建2—3家全國優質示范鄉鎮衛生院、優質社區醫院,打造100個村級示范衛生室,提標升級7個鄉鎮國醫堂,讓群眾看病有更好去處。打造2個社會性醫養融合服務試點,成立嬰幼兒照護指導中心,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機構3—5所,持續加大助殘力度,讓“一老一小一殘”得到精心照料。( 邢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