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焦點熱文:《獨行月球》票房破10億,哪些上市公司受益?

來源:揚子晚報2022-08-01 20:40:39

8月1日零點,《獨行月球》票房破10億,話題也沖上熱搜。這距該部影片上映才不過3天。哪些上市公司獲益?它們的股票表現如何?記者盤點發現,《獨行月球》背后有5家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的有中國電影、橫店影視;在港股上市的有阿里影業、中國儒意、貓眼娛樂。

圖源 淘票票官方微博

一般隔20分鐘就有一場,上座率較高


(相關資料圖)

電影《獨行月球》改編自同名漫畫。維修工獨孤月(沈騰飾)參加拯救人類的月盾計劃,因錯過領隊兼暗戀對象馬藍星(馬麗飾)的撤離通知,被獨自遺落在月球,不得不應對各類突發狀況和災難。獨孤月暗戀馬藍星,沒表白就被落在月球,雖然距離變遠,但兩個人的心卻越來越近,跨越太空上演一場“異球戀”。

《獨行月球》于7月29日上映。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發現,影片在南京市各大電影院均有上映,每家影院大都是隔20分鐘就有一場。票價大多介于40元到50元左右,主要根據消費者所選擇的影院廳而產生價格的不同。IMAX廳相對貴一點。

《獨行月球》熱映

王小姐看的是7月29日19:25的場次。她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當時電影院入座率近70%-80%,觀眾多是年輕人和帶孩子一起觀影的家長。”王小姐感覺電影很不錯,有笑點有淚點,有好幾處情節引發全場爆笑。在看電影前,她并沒有提前去了解劇情,純粹是覺得沈騰、馬麗和開心麻花出品的應該不會差。看后覺得確實不錯,會推薦給朋友。

薛女士7月31日觀看了影片。“在影廳里時不時聽到一些笑聲。”薛女士感覺,《獨行月球》從題材、編劇到音樂等各方面,都比一般國產片好一點。題材是融入了喜劇元素的科幻,比較討巧,再加上沈騰馬麗組合,更有觀眾緣,但跟《火星救援》等科幻片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感覺有些模仿痕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發現,在不同的影評網中,《獨行月球》的口碑呈兩極分化。有一部分人覺得這部電影一點都不科幻,點評人稱,“作為一部科幻片,除了及格一點的特效之外,要邏輯沒邏輯,甚至連常識都沒有。”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開心麻花再創新高,“看的時候可以讓你忍不住放聲大笑,也能讓你掩面哭泣,熱淚盈眶。”

背后涉及5家上市公司,前期已有上漲

早在上映前,就有網友在互動平臺向多家影視上市公司求證,是否參與出品了《獨行月球》。5月份有網友問金逸影視,5月23日公司回應,“未參與出品《獨行月球》。”

5月16日有網友向中國電影提問,下半年公司投資了哪些值得期待的電影?公司稱,主導或參與出品、擬于下半年上映的電影作品有《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人生大事》等。

7月25日、27日,也均有網友提問橫店影視。公司回應稱,全資子公司橫店影業聯合出品了影片《獨行月球》。

記者盤點發現,《獨行月球》背后有5家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的有中國電影、橫店影視;在港股上市的有阿里影業、中國儒意、貓眼娛樂。

據同花順iFinD查詢可見,中國電影從7月18日的低點10.68元/股上漲至7月27日的最高點12.22元/股,8個交易日漲14%左右,但近日股價又有回落。8月1日報收于11.27元/股,跌幅4.33%。

股價截圖 圖源 同花順iFinD

橫店影視從7月18日的低點12.91元/股,漲到7月29日的高點16.89元/股,漲幅約30%,不過隨后回落。8月1日報收于14.54元/股,跌幅4.4%。

阿里影業、中國儒意、貓眼娛樂的股價近期波動不大,8月1日股價分別收于0.63港元、2.17港元、7.01港元。

中金研究報告展望下半年,認為伴隨頭部影片《獨行月球》帶動暑期檔票房回暖,預計電影行業下半年常態化恢復與提質升級并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實習生 方麗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校對 盛媛媛

關鍵詞: 揚子晚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