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郭創 董磊記者黃艷)今年以來,咸陽市禮泉縣緊扣市委提出“經濟總量突破200億元”目標任務,主動作為,著力強化人員組織力量、招商引資水平、項目落地建設,持續提升資金資源吸引力,打造西北招商引資“洼地”,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1-5月份共簽約項目68個,總投資146.5億元,到位資金70.6億元。
完善組織架構,強化人員力量。首先,該縣成立招商委員會。主要負責領導、招商專業力量、行業技術骨干組織成立招商委員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調度會,對本行業未來招引目標把脈定向,梳理意向清單,制定短期務實舉措,截至目前,累計召開調度會5次,提供招商線索百余條。其次,加強分局力量。成立外資、駐京津冀、三角招商分、珠三角、川陜渝經濟區五大分局,抽調16名專業干部參與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招商分局線索收集、品牌宣傳、叩門招商等多項作用,禮泉縣招商引資影響力進一步加強。此外,建立評審制度。探索建立“招委會、招商分局、行業專家”三級評審制度,對在談項目進行前期評審、跟蹤評判,嚴把項目入禮關口,堅決拒絕“兩高項目”、落后產能。
立足產業結構,強化精準招商。細分產業鏈條。聚焦“一首位,三主導”產業結構,系統分析,科學梳理,細分多條產業鏈,由副縣級領導擔任鏈長,一鏈一專班開展精準招商,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鏈聚集度。建立正負面清單。在招商委員會研究基礎上,邀請行業專家、高校教授來禮調研,針對縣域實際,列出六類產業招商正負面清單,屬于負面清單類的項目一律禁止落地,招商引資有了更科學、更可靠的參考依據。積極承接產能專業。針對西咸外遷企業逐步增多情況,建立“西企外遷”對接專班,梳理外遷企業對接清單,積極跟蹤洽談,拿出頂格優惠政策,更多承接轉移產能,“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高的、龍頭帶動性強的、能延伸現有產業鏈條的優先落戶。截止目前,共引進68個項目。
全面服務保障,強化項目建設。夯實包抓責任。對于已簽約項目,明確領導、部門包抓責任,定期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議,深入一線查看項目建設進度,協調解決建設難題,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精簡審批手續。專人負責,指導幫扶手續業務辦理,持續推行“容缺辦理”,改“串聯式”辦理為“并聯式”辦理,項目各項手續辦理時長縮短三分之一。強化督導考核。充分發揮督導考核“指揮棒”作用,針對在建項目,定期開展專項督導,進度緩慢的項目下發“三色”督辦單,約談包抓領導、責任部門,堅決杜絕“電話幫扶”、“會議包抓”等現象。截至目前,共開工建設61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