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漢服咖啡小劇場 古都西安正青春_環球頭條

來源:三秦都市報-三秦網2023-05-13 13:30:51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石喻涵 實生 翟芳彬)西安曾是最古老的“網紅”城市,13朝古都已輝煌多年;西安又是最年輕的“網紅”城市,隨手一拍的片段在短視頻平臺都可能收獲10w+的點贊。在西安,厚重的歷史映襯出它如今的朝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拼搏奮進,青春的面孔也衍生出新的消費和生活方式。

漢服成為西安女孩們的服飾“風尚”


(相關資料圖)

在西安,身著漢服的女孩隨處可見。她們妝容精致,發型考究,再配上形制各異的華服,出現在地鐵上、街道邊或者是博物館內。某種程度來看,穿著漢服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時尚風尚”。不光是游客,不少西安女孩也會在自己的衣櫥里備上兩件。

“研究漢服是我的愛好,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為傳統文化的智慧精華感到驕傲。”漢服愛好者胡雅琪是一位“00后”,她一邊說一邊展示著自己擁有的各種形制的漢服。

“第一次對漢服產生興趣是在中學。當時剛剛接觸網絡,在購物界面上看到這種特別的服裝就被吸引了。隨著了解深入,對中國的傳統服飾也更加著迷。”胡雅琪表示。

在她看來,西安跟漢服的契合度很高,“在這里,從來不會有人覺得你在穿奇裝異服,”胡雅琪說,她日常出行也經常穿漢服,“可以說,漢服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的生活。”

她告訴記者,大學時曾參與過一個非遺項目展示,她穿著漢服拍攝宣傳片。“想通過漢服的魅力讓大家更了解這個項目,畢竟傳統文化都是相通的。”在胡雅琪展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身著藍白色漢服,在視頻中翩翩起舞。通過數個場景的拼接轉換,達到連通現代與古代的效果,進而展示這項非遺技藝與人們的羈絆。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2022年間,西安市分別新增漢服相關企業20家、65家、28家、63家、51家。2023年以來,西安市新增漢服相關企業249家。其中,一季度西安市新增漢服相關企業132家,2月新增48家,環比增長585.71%。

小劇場開啟西安年輕人的夜生活

“原本打算買下周的票,結果一查,早都賣完了,9天后才有票。”“90后”的王沛向記者展示他花了68元購買的5月21日晚7點的一場脫口秀表演的票。

這里所說的脫口秀更像是單口喜劇——內容有預先準備的稿件,也有與觀眾頻繁互動、隨機應變的單人喜劇表演。

“脫口秀一般都是小劇場形式,空間緊湊,大家下了班過來,試圖在匆忙的一天結束前,從喜劇演員的段子里找到些共鳴和樂趣。”王沛表示。

西安的脫口秀演出有多火?根據某演出購票平臺顯示,從5月12日至5月31日,共有15個演出團體或個人在不同的場地有表演,最多的一個團體一個星期就要演出5場。即便如此,還是出現了門票早早售出的情況。

近年來,小劇場提速發展,在展示古城文化特色和魅力的同時,成為主客共享的新興文化傳播載體和文旅消費空間,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西安小伙續彭因為《中國有嘻哈》這檔欄目與LIVE HOUSE結緣。“當時受節目氛圍影響,感覺到很酷。”于是,續彭開始關注LIVE HOUSE這一演出形式,他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西安年輕人開始到線下場景體驗現場演出。

作為線下音樂消費新場景,LIVE HOUSE是一種室內現場版的音樂表演形式,觀眾一般站立觀看演出。由于演出場地距離觀眾比較近,觀眾可以跟演出者近距離接觸,現場尤其熱烈,給人一種沉浸的氛圍。

續彭表示:“西安的大學生多,帶來了很多潮流文化和嘻哈文化,因此給了LIVE HOUSE很大的空間,并且西安有不少本地說唱品牌。”

“親眼見證、親耳聆聽,近距離感受一首歌曲想表達的感情。”談起對LIVE HOUSE的體驗,續彭表示,在現場,曾經蕩漾于青春年華的樂章緩緩淌入心底,溫暖而真實。

咖啡“濃度”解鎖西安經濟活力

上午11:30,位于西安市碑林區鐘樓小區內的一家環境優美的獨立咖啡店外,身穿黑色短袖的老板正熟練地把兩把小折疊椅放在店外,準備開始一天的營業。開店沒過一會兒,客人們就陸陸續續地進店消費了。這個并不寬敞的小館在社交媒體上頗有名氣,引得眾多咖啡愛好者和游客前來打卡拍照、品嘗咖啡。

“我希望咖啡能變成一種日常飲品,跟奶茶、果茶一樣,站在客人的角度,用便宜的價格買好的咖啡,才是大多數人的愿望和需求。”店主做這家咖啡店的初衷很簡單,“用心做一家居民樓咖啡店,品質一點也不輸外面的大牌連鎖咖啡店,而且更多了一些文藝情懷。”

在經濟學領域,“咖啡指數”已成為直接反映一個地區經濟活力、城市競爭力的指標,一定程度上展現了都市繁華程度和城市發展質量。在某點評平臺上搜索“咖啡”,僅鐘樓附近就有上百家咖啡店。以前連鎖咖啡店憑借強大的資本進入西安,帶給消費者便捷的體驗和對咖啡的初步認識,而近年來形成的獨立咖啡品牌則更受年輕人的歡迎,凸顯咖啡行業年輕化的趨勢。

在西安軟件園上班的鄧艾瑾介紹,她每天至少要喝兩杯咖啡。一杯是早上到單位自己沖的膠囊咖啡,另一杯是午飯后和同事一起到樓下咖啡館去喝現磨咖啡。“工作不忙的時候,會在店里坐著聊會兒天。有時跟客戶洽談,也會約在樓下的咖啡館。”

第三方平臺分析后發現,一個城市經濟活力越強,咖啡受眾就越廣,消費場景也就越多。在如今的西安,咖啡已經不僅僅是趕時髦的符號表達,它已經成為很多西安人的消費剛需。各種各樣的咖啡館,也不再是年輕人專屬的社交場景,而成為激發西安經濟活力的新引擎。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