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跨越山海,授之以“漁”!湖南漁業女專家的非洲10年 今頭條

來源:華聲在線2023-06-29 21:35:41

全媒體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陳慧娜 左依婷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湖南到非洲,是一條跨越山海的路。


(相關資料圖)

湖南省漁業環境科研部副主任、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望,自2003年開始前往非洲傳授水產養殖技術,陸續在非洲工作了10年。

無數次奔波在那條山海之路,她從青絲,熬成白發;如今在非洲,已經成果累累。

這些年,她對雙親,對丈夫,對女兒,心有愧疚。但她用專業,用熱情,用付出,寫下了一個動人的中非情誼故事,架起了中非共同發展的橋梁。6月29日—7月2日,中非婦女論壇在長沙舉行,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近何望,傾聽她的故事。

青絲變白發,她帶出了3500名學生

在何望的相冊中,一張紙的照片,記載著光陰的流逝。剛到非洲的她一頭烏黑的青絲;而現在,已經是頭發花白,時常需要焗油染黑,但銀色發根仍隱約可見。

在非洲10年工作時間,何望在津巴布韋工作過一年,其余的時間,都是在埃塞俄比亞度過的。

2003年,38歲的何望在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從事魚類雜交、水產養殖方面的研究。聽說有去非洲的機會,她自愿報名,再經過了層層篩選,前往埃塞俄比亞參與“中埃農業職業教育培訓項目”,被安排在Holeta ATVET College工作。

在這里,何望呆了7年,創下了很多個“第一”。她親自畫圖指導施工,挖出了該國高校第一個標準化魚池。目前該校已修建了14個“三合一魚池”,開始利用這些魚池盈收。

為學校培訓了3500名學生,示范技術20項,主持編寫了多本職業教材......何望建立的示范基地,成為埃塞俄比亞全國各地大學生、技術員、農民的培訓基地。

隨著何望推動當地的漁業迅速發展,她被評為中國農業農村部“百名農業專家”之一。

“民間大使”傳播優秀中華文化

何望不僅給非洲帶去了漁業改良選育新技術,還致力于向非洲傳播中國文化,推廣中國制造,一度被當地人親切稱為“民間大使”。

蚊帳、風油精......何望每次帶去非洲的行李中,總會留出一部分放置小禮物,帶給當地的朋友,她想讓身邊的人,更熟悉中國。

“走出國門,有強大的祖國作后盾,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焙瓮χf,這樣的感覺,會對自己要求更高,因為需要傳授的不僅是技術,還要體現出中國人的精神及品質。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努力工作,真誠待人,何望交到了很多朋友。

在埃塞俄比亞時,有一位當地女性很熱愛漁業養殖,慕名前來找何望幫助。何望為她畫圖紙,設計池塘建造,全力幫助建設漁場。

“在這里,女性能夠自己創業,是很難得的。”2020年,何望離開埃塞俄比亞,兩人一直保持聯系。“第二年,她的漁場就進入放魚階段。目前已經盈利,事業也越來越好?!?/p>

6月29日,2023年中非經貿博覽會開幕,前來參會的人員中,就有何望的在非洲結識的朋友。

“我帶他去了長沙步行街,體驗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月28日晚,何望熱情接待了這位朋友,對方也是想擴大漁場養殖,一直盼著何望再次前往非洲。

想再赴非洲,為自己的“非洲事業”劃個句號

“我剛回國不久,目前正在申請再次去埃塞俄比亞,那里有我的非洲‘事業’?!?月29日,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何望正在整理自己在非洲的工作資料。

今年58歲的她,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何望表示,這次去非洲,是希望將自己在那邊的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女兒馬上要生二胎了,我可能又要錯過陪她生娃?!迸R行前,何望心中有點擔心與遺憾,這20年里,自己錯過了很多,孩子的成長,雙親的老去,讓丈夫一個人冷暖自知......

“現在我說要出去,女兒和她爸爸一樣都非常支持,覺得我擁有這樣的人生,很完整?!焙瓮f。

“我是有非洲情結的,有幸參與中非的共同發展,也慶幸有完整的結局。”何望稱,這20年中,中國快速發展的同時,非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非兩國是在共同發展,如今非洲漁業欣欣向榮,中國也在進一步追求水產品質量,追求綠色安全,“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緊緊抱在一起前行。

(一審:羅江龍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