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頭部食品企業爭著“搞副業”,今年產業規模將達5100億元

來源:華聲在線2023-05-14 09:25:26

文/圖/視頻?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葉竹

“超市有當天現做的預制菜,省心省時,很方便。”5月11日下午,長沙市民張女士帶著娃從商場趕回家前,順路去了一趟超市。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消費者對預制菜的需求持續增加,張女士的選擇只是市民消費傾向的一道縮影。

被稱為“用工業鍋炒農業菜”的預制菜產業,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者餐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各地集中發力預制菜產業新賽道,除了是消費升級、抓新風口方面的考量,更是推動農村產業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的長遠布局。


【資料圖】

(5月11日,長沙一商超貨架上擺滿琳瑯滿目的預制菜產品。)

【現象】

老牌企業入“新局”——“炒菜”

在長沙各大超市,擺放預制菜產品的醒目位置,都有自嗨鍋的一席之地。隨著老牌味精企業蓮花健康對自嗨鍋的收購,A股預制菜玩家再添一員。3月27日,蓮花健康發布公告,擬收購杭州金羚羊不低于20%股權。杭州金羚羊是自熱火鍋品牌自嗨鍋主體公司,蓮花健康借此正式進入預制菜賽道。

目前的預制菜行業內,除了專業生產預制菜的企業之外,已聚集了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以及三全食品、安井食品等速凍食品龍頭。除了主營調味料的蓮花健康外,包括國聯水產、得利斯、金龍魚等原材料供應商,也都已紛紛入局。

就在蓮花健康發布上述公告的同日,叮咚買菜旗下的預制菜品牌“朝氣鮮食”首次亮相。此前,連A股“體育用品第一股”貴人鳥也入場跨界“炒菜”,花費1億元成立一家預制菜公司,由貴人鳥全資持股。

預制菜已成為近幾年的新晉“風口”之一,由此可見一斑。在2023年,預制菜也迎來政策紅利。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其中提到,明確培育鄉村產業新業態,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與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也是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本土】

8家湘企入選“預制菜百強榜”

預制菜概念“熱得燙手”,企業躍躍欲試。數據顯示,湖南預制菜產業的整體規模在300億元左右,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20家左右,還有200家左右非規上企業。

今年3月,老牌湖南醬料品牌辣妹子發布了香辣蝦尾、酒鬼豬肝等新品,宣布進軍預制菜領域。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預制菜分為即烹、即熱、即食和即配四大類,辣妹子推出的香辣蝦尾、麻辣粉皮蝦尾、酒鬼豬肝、湘式大片牛肉、湘式雜醬等預制菜及菜品調味粉醬料包,以期通過“食材+醬料包+輔料包”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5月11日,記者走訪的華潤萬家、沃爾瑪和盒馬鮮生等多家商超內,冷鏈柜中擺放了湘佳、羽豐、火宮殿、慶豐、世林等多家湖南本土企業生產的奧爾良雞翅中、散養絲烏雞、少年鴿、香辣牛蛙、蔥油粑粑、手撕鹽焗雞等數十種預制菜。

日前,湖南印發《落實“穩增長”20條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消費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謀劃布局預制菜產業鏈,支持預制菜龍頭企業加快發展。

水渡河市場是長沙市乃至全省最重要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長沙市民的“菜籃子”之一。近年來,水渡河市場在扎實做好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2022年市場營收突破100億元。

蛙來噠、聚鑫朋、米食先生、劉聾子、德天順……目前,一大批代表網紅長沙形象走向全國的餐飲公司自建自產預制菜品牌,已在水渡河市場“安家落戶”,逐步在長沙城北形成了一個產品輻射全國、供應鏈較為完整的預制菜產業園區。在這里,劉先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食品公司總經理助理饒勇軍介紹,公司的菜品在省外也很暢銷。“今年年初,我們成立了湘千味預制菜品牌,專注于給全國各種連鎖中式快餐企業提供優質的后端服務,2023年,預計公司預制菜板塊營收將達到1億元。”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胡潤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百強榜》中,聰廚、大湖股份、湘佳股份、唐人神、宇成食品許大師品牌等8家預制菜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位居省級第六。“湖南特色食材資源豐富,湘菜包容性強且基本建成產業化標準體系,預制菜產業發展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湖南宇成食品公司營銷總監戴傳珍介紹,預制菜已從基礎的模擬傳統菜發展至研發融合菜系,預制菜企業要向產業鏈前端拓展,建設中央廚房、中央工廠和集中采購配送中心,提高出品效率。

【趨勢】

“萬物皆可預制菜”,多方加快布局

“買了條剖好了的桂魚,包裝內已經放了辣椒絲和姜絲,連相應分量的蒸魚豉油都搭配好了,只等我回家蒸一下。還買了盒蔬菜沙拉,里面現配有沙拉醬。”商超內,除了有專業生產預制菜的企業供貨,還有張女士選擇的超市自制預制菜。“超市生鮮區當天做當天銷,晚點買還能打折。”張女士說。

發展預制菜產業,被稱為“用工業鍋炒農業菜”。像桂魚和沙拉從魚塘、農田擺到張女士面前,一道預制菜品要經歷耕種(養殖)、收獲、加工、包裝、存儲、運輸等多道工序,產業發展涉及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市場消費等多個環節、多部門。

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說,2022年我國預制菜食品產業規模達4196億元。艾媒咨詢預計,2023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5100億元,2026年將達10720億元。

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各方積極挖掘預制菜產業發展新機遇。隨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多地將“預制菜”明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紛紛提出預制菜“3年計劃”“5年計劃”等,通過建設預制菜創新平臺、壯大預制菜產業集群、培育示范企業等一系列措施,支持當地預制菜產業發展。

政策、行業看好,眾多企業加快入局。數據顯示,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從10年前的2000多家發展到目前的7萬多家。同時,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預制菜已逐漸打破邊界,不再局限于酸菜魚、小龍蝦、梅菜扣肉等年菜、硬菜,向時令菜、季節新菜轉變,“萬物皆可預制菜”成為趨勢。

今年春菜季,盒馬推出了“咬春八鮮”系列商品,圍繞香椿苗、春筍等8種時令食材、小眾水產,做成預制菜。“柴火豆腐好吃不膩”“上海人春季必吃的腌篤鮮”“臘肉的鮮咸味配合春筍的鮮美”……5月12日,三湘都市報記者看到,盒馬APP上的春筍咸肉煨柴火豆腐、春筍炒臘肉等由時令食材搭配而成的預制菜,已經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青睞。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