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預制菜虛假宣傳、菜品不鮮等問題頻發,行業標準需完善-世界聚焦

來源:華聲在線2023-05-14 09:41:52

文/視頻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卜嵐?實習生?唐清清 圖/黃亞蘋


(資料圖片)

在“宅經濟”的風口下,省時便捷的預制菜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國海證券研報指出,當前預制菜的市場存量約為3000億元,占食材總體的比重不到10%。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7年,中國預制菜市場將成長為萬億元規模的市場。

不過,超高的市場預期,似乎還無法與消費者的期待相匹配,虛假宣傳、性價比低、菜品不新鮮等問題頻發。處在風口上的預制菜,還面臨極大的挑戰。

(簡單快捷的預制菜已成為市民露營時首選產品。)

【問題一】

虛假宣傳、性價比低、味道一般

今年5月,長沙市民羅女士就分享了購買預制菜時遇到的糟心事。購買的商品預覽圖上,預制菜禮包豐富多樣,非常實惠,到手后才發現,牛排只有半個拳頭大小,和宣傳嚴重不符。

“我69元買的一份牛排套餐,說是有一個蘑菇湯、一個烤牛排、一份意大利面,結果送到的時候,發現分量簡直是‘mini版本’,只有去牛排店吃的一半,根本就吃不飽。”羅女士稱,當時完全是被宣傳圖片吸引了,不會再次購買。

不僅分量少,對于味道,羅女士也是連連搖頭,“不如自己做的味道樸實,也不如餐廳里的好吃。”

和羅女士一樣,有不少年輕人選擇了預制菜,卻被其味道勸退。

艾媒咨詢在相關預制菜報告中對C端用戶畫像進行了描述:一二線城市用戶居多,華東區域客戶量較大、中青年為主。45.7%的用戶分布在一線城市;22—40歲用戶占比達81.3%,其中31—40歲用戶占比為46.4%。

在長沙芙蓉中路附近上班的李先生就是畫像中的典型代表。今年4月,他網購了預制菜豬肚雞,不是一個直接放在微波爐或炒菜鍋里熱一下就能吃的即熱型產品,而是一個包含生雞塊和調料包的即烹型預制菜。

對于預制菜的現狀,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的預制菜行業確實還存在諸多問題,消費者吐槽得比較多的是虛假宣傳、缺斤短兩以及價格貴等問題。從菜品上來說,預制菜種類形式單一,可以選擇的品種較少,菜品不能自由搭配,市場魚龍混雜,市面上的一些預制菜在口味還原度、性價比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問題二】

防腐劑添加等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與口感、性價比相比,在飛速成長中,預制菜行業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更讓人擔憂。

江蘇省消保委去年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也顯示,消費者對于預制菜最關心的是食品安全問題,占比近三成,包括食材新鮮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凈等。

今年3月14日,黑貓投訴聯合微博發布《2022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顯示,據黑貓投訴不完全統計,微博平臺2022年全年與消費維權相關的熱搜中閱讀量超1000萬的有54個與食品安全相關。

“之前在網上購買了熱鹵牛蛙預制菜,打開是還帶著冰茬,制作完后在里面吃出了紅油的塑料袋,實在有點可怕,跟商家溝通賠償問題,商家態度不配合。”去年年底,一網友在投訴平臺留言道。

而像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鬧得沸沸揚揚的趣店預制菜事件就是如此。去年7月17日,消費者王女士在趣店直播間下單了粉蒸肉預制菜,并于7月19日簽收。次日,王女士拆開外包裝,發現其中的紅薯包生產日期為7月7日,保質期四天,并出現了脹袋和變質現象,豬肉也出現異味。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的通告也顯示,鮮美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巴沙魚恩諾沙星檢測值超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而鮮美來曾被認為有望沖擊“水產預制菜第一股”,其招股書列出的主要風險因素中,第一位即是“食品安全質量風險”。

“預制菜的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重災區,很多預制菜未標注菜品名稱及主要食材,甚至是生產日期或者保質期,這個對人的健康會有很大的影響。”從事了8年食品行業的何先生稱,目前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接受程度較高,但菜肴安全問題仍是其主要顧慮,“預制菜的安全性主要取決于食材質量、生產管理、工藝參數等因素,但不少企業并沒有明確的標準,導致菜肴安全問題頻發。”

【問題三】

市場集中度低,行業標準仍需完善

預制菜行業發展迅猛,吸引了不少入局者。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連續10年上漲,截至2022年底,共有預制菜相關企業6.4萬家。

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的預制菜企業營收規模多為10億元以下,且為區域型企業。超70%預制菜加工企業規模較小,其中不乏個體工商戶以作坊式的生產加工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行業難以達到規范化生產要求,產品質控存在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預制菜品在中國仍處發展初期,經營規模以中小企業為主,數量龐大但市場集中程度較低,區域性特征明顯,競爭激烈但格局不明朗,“市場的同質化競爭嚴重、導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都處于較高的水平,而且整體盈利水平較低,頭部企業暫時還未形成明顯規模優勢。同時,行業仍舊停留在農業發展的舊思維,市場化發展不充分,產業鏈發展不完善,小、散、亂現象問題嚴重,從技術研發到設備生產都難以實現集約化、集成化,限制了產業企業規模發展。”

據了解,對于預制菜,目前,我國沒有統一的強制性食品安全標準和專門的生產標準,因此也沒有統一的界定。以酸菜魚為例,谷言的金湯酸菜魚執行方便菜肴標準QB/T?5471,安井則執行的是GB?10136動物性水產制品標準,好得睞執行的則是速凍調制食品標準SB/T?10379及Q/HDL?0001S復合調味醬標準。

“預制菜本身行業壁壘不高。企業一哄而上,導致行業亂象頻發,有時候甚至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山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竇大海在《基于場景的預制菜研發與工藝分析》報告中指出,預制菜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各企業水平參差不齊、標準規范不足、研發創新不夠等問題,而標準化可以幫助中餐預制菜實現所想即所得。

中國烹飪協會楊柳會長坦言,由于當前行業缺少有效的預制菜產品生產、食品安全標準和質量控制規程,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企業加工工藝良莠不齊,導致預制菜產品質量存在較大差異,且目前對于預制菜的定義、產品分類和食品安全指標較模糊,缺乏統一標準,急需制定對應的預制菜產品標準和規范。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