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結束后,腦海里一直是‘亞細亞~亞細亞~’的旋律。”23日晚,杭州亞運會震撼開幕(回顧)。各方代表團入場時,背景音樂《我們的亞細亞》旋律大氣激昂又十分“魔性”,迅速在網絡走紅。其實,這已經是這首歌第二次“重磅亮相”。2019年,在亞洲文化嘉年華唱響時,它就收獲了一大批粉絲。它為何如此受人喜愛?旋律中有哪些特別設計?總臺記者專訪曲作者王備,為你揭秘↓
【資料圖】
力求好記好唱
他挑戰用極簡旋律打造歌曲2019年5月1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之亞洲文化嘉年華”在北京“鳥巢”開幕。作為活動的主題曲,《我們的亞細亞》音樂激昂,歌詞朗朗上口,在“鳥巢”引發萬人大合唱。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對這首歌印象深刻。“在‘鳥巢’聽到的瞬間就愛上了”“跟著唱一遍就能學會”……
王備回憶,當年他接到邀請,同詞作家朱海一起為亞洲文化嘉年華創作主題曲。與以往的作品不同,王備這次將“好記好唱”放在了首位,在創作之初就明確了風格:簡單、簡約、簡練。
《我們的亞細亞》
陽光灑滿的亞細亞
每一天溫暖我的家
山水相連
親密的亞細亞
青春活力的亞細亞
每一刻激勵我變化
相約幸福
我們的亞細亞
陽光灑滿的亞細亞
每一天溫暖我的家
山水相連
親密的亞細亞
美麗亞細亞
光榮亞細亞
手拉手 我們是一家
美麗亞細亞
光榮亞細亞
手拉手 我們是一家
“我們以極簡的素材為原點,逐漸擴展為一首完整的作品。這首歌的基礎素材其實就兩句,主歌一句,副歌一句,其余的旋律都是它們的‘變體’。當然,材料越少,挑戰性越高。”
創作期間,王備身體不舒服需要接受治療,但為了不影響進度,他堅持在病床旁繼續工作。他說,由于思路比較清晰,整個創作過程很順利,僅用了十多天就完成了作品,且“一次通過,未經修改”。
最終,《我們的亞洲》用簡單的旋律,將民族元素、交響元素、流行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既富有動感,又從容大氣,將亞洲各國山水相依、民心相通的美好畫卷鋪陳開來。正因如此,這首歌在“鳥巢”一鳴驚人,成為很多人難忘的記憶。
迎亞運他為曲子加入新元素
將時長擴展至50分鐘
時隔4年,熟悉的旋律在杭州“大蓮花”體育場響起,迎接亞運健兒們入場。
王備說,大概三年前,杭州亞運會開幕式還處在討論階段的時候,他與導演就開始思考如何運用這首歌。確認歌曲將被用作運動員入場的背景音樂后,如何拓展時長就成了擺在眼前的難題。“運動員入場持續約50分鐘,這么長的時間里,簡單重復會造成聽覺疲勞,所以必須加入新的元素。”
王備介紹,將歌曲時長延長至原先的十多倍本身就極具挑戰,這個過程中,還要保持作品極簡的特性,不能讓新元素喧賓奪主。為此,他“二次創作”時,在堅持調性不變、節奏不變的情況下,加入了中國古箏、伊朗通巴克鼓、印度塔布拉等多種亞洲特色打擊樂器和彈撥樂器,還新增了各種管弦樂樂段和女聲吟唱樂段,讓這首歌既有新色彩,又自然融入了原有的旋律中。
相比于初創,改編的難度“更上一層樓”。其間,王備反復琢磨新元素的尺度,直至9月11日才最終定稿——此時距離杭州亞運會開幕僅有10余天。開幕式當晚,《我們的亞細亞》時而輕吟淺唱,時而熱烈激昂,迸發出全新的生命力。它與現場的吶喊歡呼聲、志愿者青春活力的舞蹈交相輝映,再次唱出亞洲各國人民共同的心聲:手拉手,我們是一家。
△開幕式當晚王備發布的朋友圈
畫面播出后,“亞細亞”的歌聲飄蕩在無數觀眾腦海。有網友稱贊編曲驚艷,有人直呼“越聽越想聽”。
看到網友對這首歌曲的喜愛,王備難掩激動。“作為一個音樂創作者,能夠參與這樣的重大活動,我十分自豪。我非常愿意繼續通過音樂這種方式,為促進人文交流、文化交融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