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節與國慶節接踵而至,讓假期長達八天。9月25日,江蘇省消保委根據近期消費熱點和既往投訴數據,發布雙節期間消費提示。
一、購買月餅注意挑選
(資料圖)
圖源 視覺中國
一是選擇正規實體商店或網購平臺店鋪購買,謹慎在流動攤點、網絡微商處購買散裝月餅。
二是購買時查看月餅包裝是否完整,注意商品生產信息如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配料表等內容,不要購買臨近或超過保質期的月餅,不食用變質月餅。
三是不追求過度包裝的另類天價月餅,根據自身實際需求理性綠色消費。
二、蟹卡蟹券暗藏套路
圖源 視覺中國
秋風起,蟹腳癢,十月金秋也是螃蟹上市的好時節,不少消費者也會選擇蟹卡蟹券。
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購買蟹卡蟹券時,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切忌私下個人賬戶交易。
其次,要甄別卡券信息,注意螃蟹數量、重量、公母等重要事項,切勿被宣傳噱頭迷惑。
此外還應當關注卡券的有效期、提貨流程以及售后條款,規范經營的商家會明示此類信息。
作為生鮮食品,螃蟹退貨理賠條件較為嚴苛,消費者收到后最好當面驗收,如遇問題及時與商戶及平臺協商退賠事宜。
三、出行旅游小心避雷
圖源 視覺中國
今年以來出行旅游市場一直較為火爆,可以預見的是,雙節期間又將會呈現人頭攢動的景象。建議消費者如有出行旅游計劃,提前規劃出行路線,做好旅游攻略。
參團出游的消費者建議挑選具有合法經營資質、信譽較高、口碑較好的旅行社或在正規網站平臺訂購線上旅游產品,將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產品品質放在首位,警惕超低價旅游團。
自助出行的消費者,要注意提前了解沿途天氣情況,避免極端天氣,規劃好行程路線,提前預定房間,文明出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四、綠色餐飲健康文明
圖源 視覺中國
節假期間正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美好時刻。省消保委倡導廣大消費者享受美食的同時,注意文明餐飲,健康消費,樹立勤儉節約意識,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消費者外出就餐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明廚亮灶的餐廳就餐,不食用“新奇”“野味”食物,點餐時注意按照用餐人數和食量點餐,響應“光盤行動”。
選擇購買預制菜品時,建議購買前看準套餐的菜品種類、主要成分、具體分量、保質期間等重要信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避免沖動消費造成浪費。收貨時注意查驗菜品是否與約定一致,及時按照要求儲藏等。
五、理性購票安全觀演
圖源 視覺中國
今年以來,演出市場加快恢復,各大演唱會排隊官宣、音樂節扎堆預售開票,但隨之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建議消費者,購票時從正規合法渠道購票,拒絕“黃牛”二手倒賣;提交訂單前要仔細閱讀票務細則,對于票務平臺規定的退票期限和限制性要求了解清楚;訂單生成后要保留好網站訂票信息,方便后期維權。
演唱會現場人多事雜,消費者要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一方面要保護財產安全,盡量不帶貴重物品,看管好自身財物,謹防遺失;另一方面要保護好人身安全,不要在擁擠地段逗留,發生緊急情況時,不要恐慌或推擠,按照工作人員統一指揮迅速撤離,防止發生踩踏事件。
六、共享商品細心選用
視覺中國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按摩椅……近年來共享經濟走進大眾生活,但隨著市場的擴張,其有待完善一面也暴露出來,比如,此前的共享按摩椅擠占公共休息空間現象就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節假日期間,消費者在外使用共享服務如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等時要注意。掃碼時,要看清收費規則,不同共享商品押金數額、計費方式和支付方式也有所不同,部分商品有“起步價”,使用幾分鐘也會按照一定時間計算。租借前,要預先了解目的地是否有相應的歸還網點、網點是否方便歸還,防止出現因無法歸還商品而造成持續扣款。租借后,要第一時間查看商品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發現有質量問題要及時歸還并申請退款。歸還時,要注意在應用軟件上確認是否歸還到位,防止歸還失敗,后臺持續扣款,帶來不必要的消費糾紛。
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也要注意保存好發票、收據等票據憑證或者電子交易記錄,以備發生糾紛時有據可查。發生消費糾紛時,可先行與經營者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可撥打12315熱線或者向當地消保委組織進行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