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昨天開學之前,江北區星海托育中心負責人姚麗亞做好了最后的準備工作。作為寧波最早從事托育和早期教育的專業人士,她時刻關注著這一領域的最新動態:“最近國家17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無論對于我們這個行業還是對于寶爸寶媽們都是大利好。”
“就近托、托得起、放心托”——簡簡單單的9個字,背后是市民對于健全托育服務體系的期待和希冀。2019年我市啟動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以來,“嬰幼兒照護服務”和“甬有善育”行動經人大票決先后列入2021年、2022年市民生工程,初步建立了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
根據2022年寧波市民生實事“甬有善育”行動計劃,今年我市要新增0-3歲嬰幼兒托位7500個,其中普惠性托位5000個,開展養育小組進社區、進農村活動1000場。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納入系統管理的托育服務機構721家,可提供托位31981個,每千人口托位數3.35個,鎮鄉(街道)托育機構覆蓋率達到95%。
“就近托”,是照護小寶寶的現實需要。尤其是對于需要重返職場的新手媽媽來說,迫切需要“家門口”15分鐘的托育圈,既能方便就近照顧,還能防止寶寶風吹日曬。
今年2月正式開園的啟慧園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合”“挖潛”而生。這里原本是周邊小區配套的幼兒園,隨著小區樓房的“年齡漸長”,周邊的有效生源越來越有限;與此同時,數百米外的星海園托位則供不應求。
2020年,江北區挖掘全區集團化辦園富余資源,引導集團內分散托位集中化、一體化管理,將星海、啟慧等園區整建制改建成0-3歲托育園。星海園區以日托為主,啟慧園區以親子、家庭照護為主,錯位發展,組團為周邊0-3歲的兒童家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一方面正積極對接教育部門,全力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深挖潛力、開設托班;另一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開辦托育機構,增加托位供給,促進托育服務城鄉均衡發展,從根子上減少寶媽們的“后顧之憂”。
如果說“就近托”是對硬件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托得起”“放心托”則是為迎來新生命的小家庭“紓困”“減負”的必由之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全面推進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作為重要支撐抓手,被擺到了臺面上。
姚麗亞所在的單位,是寧波最早推出普惠托育獨立服務機構之一。在職老師100%有學前教師資格證和育嬰師資格證,還有不少有營養師、游泳師、按摩師、撫觸師等資格證,對于小孩子常見的積食、抬頭、翻身等問題更有辦法,也能夠為缺乏經驗的爸媽們提供更為有用有效的幫助。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伴隨著生育率的下降,目前幼兒園市場已經相對飽和,0-3歲的托育機構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觀念的轉變,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也愿意相信更加專業優質的托育機構,為孩子的成長提供陪伴和輔助。”姚麗亞說。
截至目前,全市普惠性托位約占60%,幼兒園托位占主體。下一階段,市衛健委將聯合市財政局印發《寧波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制定《寧波市托育機構星級評價標準》及評價辦法,完成《寧波市嬰幼兒照護服務促進條例》《寧波市社區托育服務促進辦法》兩項地方性法規、規章的立法調研工作。
與此同時,我市正在加大培訓托育服務隊伍,推進以保育師職業技能為重點的“一小”照護人員培訓,完成年度培訓5000人的目標,到2025年實現托育機構保育師持證率超過90%;啟動托育機構星級評價工作,建設覆蓋全市、承擔指導功能的示范性和綜合性市、縣級托育服務中心。
“對于不少育齡女性來說,0-3歲的家庭托幼問題恰恰是當前最大的痛點之一。要達到‘甬有善育’的目標,責任不僅僅在于政府,也不僅僅在于托幼機構,需要整個社會層面的共同重視和關注。對于這一點,我們充滿期待。”市人大代表尤海婭說。(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