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SKG母公司上市夢碎,按摩儀在資本市場還“香”嗎?

來源:藍鯨財經2023-08-04 19:36:15

簽下內娛頂流王一博,拿下《乘風破浪的姐姐》等大熱綜藝贊助,一路收割流量、曾經風靡一時的網紅小型按摩儀SKG母公司“未來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來穿戴)日前按下了上市終止鍵。IPO終止的背后,是未來穿戴的財務困境,如連續三年凈利潤增長為負 、經營現金流由正轉負、重營銷輕研發、投訴涉及的消費金額增加等等。


【資料圖】

在業內人士看來,按摩儀市場快速發展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式,新老玩家入局之后,產品的競爭變得更為激烈,流量紅利幾近問頂。

IPO終止

據深交所網站顯示,深交所8月2日下發關于終止對未來穿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審核的決定。距離2022年6月27日未來穿戴的IPO進程顯示獲受理,至今一年的時間,未來穿戴曾4度更新招股書,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抓住年輕消費者,重金營銷提升品牌形象,搭乘電商快車,是SKG快速躥升成為網紅的“法寶”。今日的未來穿戴,在成立之初名為“佛山獅開生活電器有限公司”,創始人劉杰當初的目光是海外市場,但前三年,產品在海外市場并不景氣,產品大量積壓,無奈之下,做出了“出口轉內銷”的決策,彼時,國內電商平臺強勢崛起,公司也借勢扭轉局勢,扭虧為盈。

好景不長,互聯網小家電市場環境有了一些變化,劉杰又敏銳地抓住了當時的風口,在朋克養生的大背景下,將戰略目標轉向了“個人與家庭健康市場”。到了2019年,SKG登上了頸椎按摩儀品類的寶座,嘗到了甜頭后,SKG的目光也瞄準了資本市場,2021年6月28日,未來穿戴有限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同年12月,未來穿戴股份有限公司同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SKG上市之旅就此開啟,2022年7月22日,未來穿戴的IPO進程顯示已受理。

2022年9月30日和2023年3月30日,由于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深交所兩次中止公司發行上市審核,在最新一次的問詢函中,關于創業板的定位、大額現金分紅及管理費用都是其問詢的重點,2023年7月28日,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

營收凈利雙降,現金流吃緊

“卡殼”IPO之后,也將SKG的種種問題置于臺前。根據招股書發現,SKG面臨連續3年凈利潤增速為負、重營銷輕研發、產品質量遭受質疑、經營現金流由正轉負等問題。

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分別為億元、億元和億元,期間營收增速分別為%、%和-%;凈利潤分別為億元、億元和億元。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

對此,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藍鯨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按摩儀市場在經過十年左右的發展后,產品市場的競爭變得更為激烈,各個企業之間開始打價格戰,市場容量增長有限,整個行業企業產品的毛利率普遍下滑,但銷售渠道的成本費用還在上升,因而會導致凈利潤下跌。”

重營銷、輕研發是打造網紅爆款單品的慣用手法,SKG也不例外。報告期內,SKG的銷售費用分別為億元、億元和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和%,其中,市場推廣及廣告宣傳費金額分別為億元、億元和億元,占銷售費用的比重分別為%、%和%。

的確,為了打好流量這張牌,SKG做足了努力,2020先后拿下《這!就是街舞3》《乘風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國新說唱2020》等大熱綜藝的贊助,又斥重金簽下內娛頂流王一博。2022年,又將資源集中于抖音和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

與營銷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其研發投入的資金。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萬元、萬元、萬元,占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和%。在深交所的問詢函中,也要求未來穿戴說明其“三創四新”(創新、創造、創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屬性,業務成長性及未來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

此外,SKG的現金流也正在吃緊,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SKG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萬元,較上年同期的億元減少%。此外,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從2021年的億元下降至-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報告期內均為負值,2022年為-萬元。

紅利見頂之后

從創立之初到現在,SKG吃盡了流量的紅利,當越來越多的玩家涌入,SKG不是第一個面臨困境的玩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在梁振鵬看來,“SKG產品的技術含量較低,按摩儀是否可以起到醫療效果常常備受質疑,至于保健效果,消費者很難界定,因而需要重金營銷,強化消費者的認知。但營銷如果超過了企業正常的經營能力,則會造成負面影響,消費者對廣告的感知疲憊之后,重金營銷的效果就會隨之減弱。”

“我是沖著王一博買了這個頸椎按摩儀,但使用效果非常一般,電流感會造成極強的不適,體驗感甚至不如一百元左右的物理按摩儀,現在基本處于閑置狀態。”家住海淀區的王蕾告訴藍鯨財經記者。

流量見頂、營銷困境、競爭加劇,是按摩儀市場玩家面臨的共同難題,SKG的老對手倍輕松也并不輕松,2021年上市以后,虧損成了常態。據2022年年報顯示,倍輕松營業收入為億元,同比下降幅度為%;歸母凈利潤為-億元;歸母扣非后凈利潤為-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是一個流動性高、價值認定更公開的地方,估值受到眾多投資者的檢驗,高估值下修、低估值上浮,只有消費者的口碑和強有力的競爭力,才能在資本市場上站穩腳跟。

“在未來的按摩儀器行業,核心的關注點還是在按摩效果是否可以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相關部門應當對這些按摩儀的按摩效果制定一個檢測標準和衡量依據,規范市場競爭,推動其健康有序發展。”專家分析稱。

(文章來源:藍鯨財經)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