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未來民企份額還會恢復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3-08-04 19:35:08


【資料圖】

記者唐韶葵上海報道

房企投資拿地情況決定了行業未來的競爭格局,房企當前的拿地布局,也將深刻影響未來的業績表現。房企若不拿地,則后續的發展資源越來越少,企業會逐步被淘汰。那么民企未來會重返主場嗎?

8月4日,“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23屆年會”上海場現場,中指研究院和21世紀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了《房地產行業競爭格局趨勢研究》報告(簡稱“報告”),用豐富的數據和詳實的案例進行分析,給出觀察和判斷,以供行業參考。

經過2022年的深度調整期后,2023年1-7月,北京、杭州等熱點城市土拍市場熱情高漲,部分穩健民企和已經走出困境的民企開始恢復拿地。如杭州前兩輪土拍中參拍企業均超50家,其中民企數量占比近一半,且民企拿地金額占比超50%。

房企只有土地資源在手,未來經營才有保障。中指研究院以30家典型房企為樣本,分析企業2017年至2019年的拿地數據與2019年至2021年的銷售數據。可以看出,房企過去的拿地規模(2017年至2019年平均拿地金額)與未來的銷售業績(2019年至2021年平均銷售金額)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只有儲備更多土地,未來銷售業績增長才會有保障。

從銷售來看,市場深度調整期下,不同類型企業分化現象加劇,央國企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1年TOP100房企中,央國企市場份額為26.7%,2022年提升到41.6%,大幅提高了14.9個百分點。2023年上半年,銷售額TOP100企業中的央國企數量增加4家至40家,銷售額占比提升8.3個百分點至49.9%,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反之,民營房企數量減少4家至52家,銷售額占比下降7.6個百分點至34.1%;混合所有制企業銷售額占比下降0.7個百分點至16.0%。

在這一輪市場深度調整中,由于普遍采取高周轉模式發展模式,民企受到的市場沖擊比央、國企更大,央國企市場份額順勢提升。

報告明確指出,未來幾年,行業仍將延續當前態勢,央國企在銷售、拿地方面占比將持續提升。當市場重新平衡后,由于民營房企經營靈活、效率高、適應性強,市場份額或將有所恢復。

等到行業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生態系統重獲平衡的那一天,民企仍將是房地產行業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