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九江新聞網訊(詹煜民?李平洋?九江日報全媒記者?黃夢如)“在縣人大和縣人民檢察院的推動下,我們村撂荒的耕地全部種上了水稻?!苯?,看著田間眼前長勢良好的幼苗,都昌縣北山鄉芙蓉村村委會副主任鄭江松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告訴記者,原先芙蓉村因缺少勞力等原因,有20余畝耕地灌木和雜草叢生,為解決這一窘境,都昌縣人大常委會和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工作人員多次來到村里,同村民一起商量對策?!按謇锿ㄟ^土地流轉,把撂荒耕地承包給種糧大戶,給予適當補貼對撂荒地進行修整,現在終于看到了一些成效。”鄭江松說道。
在修水縣松林村占用耕地“挖塘造景”現場,對15畝“水田”進行了復耕,種上了農作物;在德安縣大畈村,3.5畝耕地上種植的樹被移栽至林地,經過修整后已種上玉米;在武寧縣宋溪鎮,往日撂荒耕地已全面復耕,秧苗長勢喜人……在“人大+檢察”模式的聯動監督下,通過專人走訪調查情況、持續跟進監督、回訪整改情況等流程,“撂荒地”變“希望田”的場景在我市各地輪番上演。
在彭澤縣,縣人大常委會與縣人民檢察院共同組織進行耕地保護實地“回頭看”時,對發現的整改不徹底等問題督促相關單位進一步抓好整改,武寧縣則建立了人大代表建議和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機制并已發揮積極作用?!敖衲晖ㄟ^這種方式掌握的耕地閑置公益訴訟監督線索有2條,縣人民檢察院對問題梳理后向相關部門發出了2份訴前檢察建議,相關部門對閑置耕地制定整改方案,充分利用春耕時期進行了育種復耕?!蔽鋵幙h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尹說。
除了喚醒“沉睡荒地”,做好耕地保護工作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理解,對群眾進行耕地保護法治宣傳,讓大家充分認識耕地保護的重要性并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顯得尤為重要。今年,市人大常委會聯合市人民檢察院,以“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宣傳周”為契機,在全市廣泛開展“公益訴訟江西行”活動宣傳。共青城市人大常委會與檢察機關組織“人大代表+檢察官”法治宣講組,通過耕地保護案例介紹、現場咨詢等方式,提升了當地村民樹牢耕地保護意識。共青城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彭懷告訴記者:“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可以了解到更多真實的情況,對于我們下一步推進‘公益訴訟江西行’活動很有幫助?!?/p>
據了解,省人大常委會開展以“守住耕地紅線”為主題的“公益訴訟江西行”活動以來,市人大常委會積極謀劃部署,通過專題調研、會議推進、現場“回頭看”、聯合宣傳等方式,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共同“守住耕地紅線”。今年1至5月,全市檢察機關共辦理耕地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83件,督促完成復耕復墾土地1009畝,推動拆除違規建筑物1770平方米?!案乇Wo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協同做好相關工作,通過扎實開展‘公益訴訟江西行’活動,推動形成‘守住耕地紅線’工作的強大合力,以人大監督之力助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立新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