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結核性腦膜炎,40歲的黃女士病情進展迅速,一度生命垂危。歷時5個月精準救治,日前,黃女士終于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康復出院。
【資料圖】
2022年10月,40歲的黃女士突感頭暈目眩、惡心、行走不穩、頸后疼痛,到附近醫院就診緊急檢查頭顱磁共振后,醫生考慮大腦部分區域有急性腦梗塞可能,可黃女士平日里身體狀況良好,沒有心腦血管慢性基礎性疾病。
按照腦梗發病用藥后,不到1個月時間,黃女士突然出現癲癇樣抽動伴有意識不清,呼喚無反應,病情急劇惡化。隨后為明確病因進行腰椎穿刺取腦脊液檢查,結果提示腦脊液炎癥反應明顯升高,結合血液化驗等檢查最終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黃女士頭暈和意識不清的根源終于找到。
對黃女士來說,明確診斷只是噩夢的開始,在給予抗結核治療后沒幾天,黃女士病情再次進展,因無法維持規律的自主呼吸,監測氧飽和度下降至極低水平,外院為她緊急實施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維持生命。
隨后,黃女士持續昏迷,反復高熱,不僅對外界刺激幾乎沒有任何反應,而且因為嚴重的病情應激和治療多種藥物的關系,出現血壓下降、心率飆升、消化道出血,在命懸一線之際,去年11月11日,黃女士轉至市公衛中心呼吸與重癥醫學科ICU救治。
市公衛中心呼吸與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曉林全程參與了救治,“這么嚴重的結核病并發多器官功能障礙,非常考驗救治團隊的綜合救治能力,必須采取多學科精準救治,方能挽救生命。”
收治入院后,救治團隊立即給予氣管切開加強氣道管理,呼吸機輔助通氣、同時針對黃女士病情同步采取抗結核、抗感染、降顱壓、抑酸、護胃、止血、輸血、營養支持、保護器官功能等措施。
雖然給予了對癥治療,但是黃女士雙側瞳孔不等大,腦脊液壓力居高不下,具有多年重癥救治經驗的主治醫師潘磊斷定顱內的病情依然在威脅黃女士的生命。
此時,根據患者的多種檢查結果,整個重癥救治團隊采取動態精確地調整激素、脫水模式及抗結核藥物等綜合治療方案,密切地監測、評估、調整用藥和方案。
經過多學科協助,黃女士終于迎來了久違的轉機,并逐步好轉。今年2月中旬,醫生成功拔除了氣管切開的套管,改為經鼻導管吸氧,在病危昏迷3個月后,黃女士終于清楚地出了一句“謝謝!”
此后,在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康復科等多學科的幫助下,黃女士終于在陽春4月迎來了康復出院。
作者:李晨琰 范忭忭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來源:院方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