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研學“游而不學”及“共享刺客”成新“坑”,第三季度江蘇省消費投訴與輿情分析出爐

來源:揚子晚報2023-10-09 19:46:45

10月9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江蘇省消費投訴與輿情分析。第三季度,江蘇全省消保委系統受理投訴數據同比下降13.9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783余萬元。投訴熱點集中在家電安裝維修、研學旅行、房屋裝修、共享經濟、早教托育服務等方面。此外,食宿安全如預制菜進校園、剩菜盲盒、酒店衛生,數字化消費如掃碼支付采集個人信息、外賣打包費等引發輿論熱議。

洗衣機報修11次沒解決問題

家電維修涉“知識盲區”多維權難


(資料圖片)


【案例】

孫女士在今年3月使用洗衣機出現停機,隨即向家電品牌售后部門申請報修。接下來的幾個月她累計報修11次,然而,維修師傅多次上門服務均未找出問題所在。最終,廠家以電磁波干擾為由表示無法進行修理。孫女士委派品牌售后部門使用儀器上門檢測。經檢測,發現洗衣機存在壓力傳感器、操作和烘干模塊等多處問題。孫女士認為,六個月來廠家沒有認真排查問題點,并以電磁波干擾為由忽悠消費者。她提出要求商家賠付同型號同規格的洗衣機。最終在工作人員的調解下,商家提出放寬折舊換機的方案。

【點評】

省消保委系統第三季度收到關于家電維修投訴959件,相關消費維權輿情信息54271條。問題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維修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維修質量難保證。二是收費規則不透明,亂收費多收費較普遍。三是售后服務保障不到位。四是家電維修涉及“知識盲區”多,維權舉證難。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售后服務的優質與否,決定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品牌方要建立健全售后服務機制和服務渠道,加大對維修人員資質、技術水平等指標的審核力度。家電維修人員應當提前告知工作流程和收費價格并征求消費者同意。

研學“游而不學”投訴多

部分機構、商家資質存疑


【案例】

田女士投訴稱,今年暑假鎮江一家旅行社在學校做宣傳,她給孩子報名參加了該旅行社組織的夏令營活動。然而,旅行社承諾享有十菜一湯的正餐,但實際提供的菜量僅為一半。根據合同約定的活動行程未全部完成。例如承諾的農耕農作項目、無人機實踐等均未如約舉辦。此外,旅行社并未執行軍事化管理,生活老師配備不齊全,未達到預期訓練效果。田女士聯系商家要求退款。與商家協商未果后投訴。

【點評】

第三季度收到關于研學旅行投訴126件,相關消費維權輿情27093條。問題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游而不學”風氣重,研學成噱頭。二是部分機構、商家資質存疑,涉嫌夸大宣傳。三是安全出行缺乏有效保障,引發擔憂。

今年以來研學旅行話題持續高漲,但也涌現出諸多問題。江蘇省消保委建議優化“研學旅游”,完善各主體資質,培養專業研學從業人才,各部門共同加強監管和引導。

共享經濟安全隱患要當心

“共享刺客”身影也出現


【案例】

消費者孫先生于7月投訴稱,其孩子去年8月在地鐵站附近租用共享單車時,車把手突然鎖死無法轉動,導致孩子失去平衡,雙腿重重支地避免摔倒,當場感到膝蓋疼痛。共享單車方面一直推諉。孫先生報警鑒定后確認車輛故障情況屬實,并出具了事故責任認定書,判定商家負全責。孩子的傷勢經醫院檢查為膝蓋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膝蓋積液。近一年里,孩子每天都需要使用固定支具和拐杖。然而,在警方強烈干預下,商家才委派人員處理。商家承諾報銷醫療費用卻一直拖延不處理報銷事宜,對孫先生的誤工費、誤學費等賠償要求也不予理睬。孫先生無奈之下只能投訴。

【點評】

第三季度接收到的關于共享經濟投訴達172件,相關輿情信息共計23481條。問題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價格漲幅大,服務跟不上漲價速度。二是產品質量不過關,存在安全隱患。例如共享充電寶無法充電、共享按摩椅發生“傷人”事件。三是過度收集數據,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共享經濟融入日常生活的同時,“共享刺客”的身影也出現。江蘇省消保委認為,共享經濟本意,是要彌補公共基礎設施覆蓋的短板。企業包括代理商、網點等,應積極承擔主體責任,同時確保售后服務渠道暢通。監管部門則應當結合消費需求、發展趨勢進行精細化監管,例如規范行業價格,提高對共享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要求,避免出現監管“死角”。相關平臺須嚴格保護個人信息與隱私。

早教機構關門現象仍存在

相關服務需要規范


【案例】

樊女士于8月4日投訴稱,在高郵市某早教中心為4歲孩子報名了60節課語言訓練課,并支付金額7500元。不久后授課老師發消息通知她“機構9月后閉店,趕緊帶孩子上完剩余課程”。由于孩子當時在外地無法回到高郵上課,樊女士要求商家退掉剩余未上的9節課程,但商家在回應“需要確認”后,再無音訊。

【點評】

第三季度收到有關早教托育領域相關投訴達435件;關于早教托育消費維權輿情信息11386條。問題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預付款退費難問題集中。二是機構頻頻關門跑路。三是合同涉嫌誤導消費者。四是機構缺乏資質,服務不到位。

省消保委建議,明確早教托育機構的資質、建設、服務等標準和體系,避免出現無資質經營、服務不到位的亂象,讓家長明明白白消費。規范繳納預付費比例、建立資金池、繳納保證金等方式來預防商家關門跑路、突然閉店現象的發生。制定合同范本加強對早教托育機構合同的監管,避免出現霸王條款、約定不明導致家長“吃啞巴虧”。家長也應實地考察,選擇安全可靠的服務機構,同時要合理控制預付費用。

通訊員 蘇消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校對 盛媛媛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