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崔鑫 陳永利 記者 陳奮翔)近年來,咸陽市長武縣巨家鎮堅持把文化振興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根魂所系”,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推動優秀鄉土文化創新性發展,外煉“高顏值”、內修“好氣質”,積極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鄉村文明新風尚。
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賦能。巨家鎮以“文化+特色產業”為抓手,依托煙火集市、數字鄉村長武紅帶貨直播等活動,聚焦吊干杏、羊肚菌、金銀花、柿子醋、太秋甜柿等特色產業,引領產業發展方向。以“文化+旅游產業”為導向,舉辦杏花藝術節,開展漢服游園、刀嫠面大賽等系列文化活動,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拉開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序幕。依托鎮村產業園、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挖掘培養鄉土人才21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增強新型職業農民引領發展的新優勢。
文化+建設,為鄉村振興塑形。加強文化陣地建設,重點加強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科普活動室、文體廣場等場所設施的建設,打造宣傳文化陣地,不斷提升鄉村文化服務水平。盤活鎮內閑置校舍,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個,組建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國家衛生鎮創建”“心系孤困·愛滿長武”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積極響應省住建廳要求,挖掘鎮域內村落歷史文化及保護價值,實施廁所革命、道路硬化、門前亮化等人居環境提升工程,西王村成功入選第四批陜西省“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治理,為鄉村振興鑄魂。開展最美鄉賢、愛崗敬業等“道德模范”及各類文明家庭評選活動,選樹先進典型,引導群眾增強文明觀念。制定完善“村規民約”30余條,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全面糾正群眾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定期開展普法教育、平安建設、預防電詐、掃黑除惡等宣傳活動,使群眾自覺做到尊法、守法、學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