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豐確認籌劃發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8個月內擇機發行。分析人士稱,順豐籌劃赴港上市的主要動因是為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資本支持,國際化布局意圖明確。至此,在2023年,順豐、菜鳥、極兔三家物流巨頭都明確了港股IPO計劃,快遞行業正迎來新一波的資本運作高峰期。為何要扎堆港股?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
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
“豐、鳥、兔”扎堆港股上市
今年以來,極兔與菜鳥也先后傳出要在2023年赴香港上市的消息。
極兔在6月16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文件,計劃募集5億-10億美元;菜鳥則在5月18日確定了上市計劃,預計在未來12-18個月內完成;中通則從5月1日起,自愿將其在港交所的第二上市地位轉為主要上市地位,至此完成了在港交所和紐交所的雙重主要上市。
極兔在招股書中表示,此次上市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拓寬自身物流網絡,升級基礎設施,開拓新市場等。未來十年,極兔速遞還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在中東北非地區投資20億美元,建立中東北非地區最先進、最大的智能物流產業園。
菜鳥將立足中國根基,著眼全球市場,構建全球化的物流網絡。
這也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在資本市場海量資金的加持下,這些快遞行業的新老巨頭將掀起規模擴張和“市值狂歡”,快遞行業新一輪的戰爭也即將打響。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在港交所完成上市的物流領域企業包括京東物流、中通快遞、圓通速遞國際、安能物流、快狗打車等,以及順豐集團旗下順豐同城、順豐房托、嘉里物流。
為何都選擇港股?
業內人士認為,快遞企業扎堆沖刺港股的主要原因是港股市場較為成熟,投資者密集,資本市場活躍。通過在港股上市,這些快遞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從而推動其國際化布局和業務拓展。同時,港股市場還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例如吸引國際投資者、增強品牌影響力和提升公司估值等。
此外,港股當前已聚集了一批快遞物流企業,有一定的集群效應,對企業上市定價、發行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對于菜鳥、順豐、極兔的上市之路,業內普遍給予樂觀的看法。其中,順豐由于營收規模正持續提升,利潤也在穩健增長,加上其行業龍頭的地位,只要走完合規流程,上市基本就是水到渠成;而菜鳥有阿里“背書”,國際業務也做得風生水起,理論上難度也不大;極兔方面,雖然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何時盈利仍是一個待解之題,這也是資本市場的重要考量。
分析人士預測,快遞企業沖刺港股后,整個快遞格局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首先,這些企業的國際業務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擴大。借助港股市場優勢,它們有機會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提高國際物流水平。其次,快遞企業可能會加大對科技和創新的投入,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以應對市場競爭。此外,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可能會更加激烈,迫使它們提升服務品質和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客戶和投資者。總體來說,沖刺港股將為快遞行業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推動行業的發展。
今年以來,快遞物流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業務量增速逐月向好。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全國快遞業務量達400億件,比2019年提前了128天,比2022年提前了24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