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裝備制造支撐一季度工業回暖 需求不足仍是當前主要制約

來源:揚子晚報2023-04-19 09:33:34

國家統計局4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比1-2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12%。

受訪專家表示,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節奏加快,國內基建項目加快落地,房地產企穩復蘇,推動工業生產數據逐月回升,部分原材料價格下行也緩和了上下游行業的結構分化,但是產銷率、產能利用率等數據仍處在歷史低位,需求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而且制約了生產端的恢復進度,未來海外市場對于中國工業品的需求是否會持續回落、重大項目投資能否如期開工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情況將成為工業生產恢復的關鍵。

工業生產數據逐月回升


(資料圖片)

從三大門類看,一季度采礦業增加值增長3.2%,制造業增長2.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3%。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3%,比1-2月份加快2.5個百分點。一季度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3個行業同比保持增長,增長面超過五成。與上年四季度比,20個行業增加值增速回升。

多項數據也佐證了工業經濟運行加快回升的好勢頭。開工數據顯示,4月14日當周,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84.74%,環比增加0.44%,同比增加4.63%;物流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5.5%,較上月回升5.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超過5個百分點;發電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50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8.3%。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節奏加快,國內基建項目加快落地,房地產企穩復蘇,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尤其是3月份上游采礦業產出增速放緩,中下游制造業產出增速提升,工業行業結構性分化情況有所緩和。

從具體行業看,一季度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高于規上工業1.3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42.5%。其中,電氣機械、鐵路船舶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1%、9.3%。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制造業在3月份增長較為明顯,同比增長13.5%,汽車產量增速也實現由負轉正,3月生產260.8萬輛,同比增長11.2%,其中新能源汽車生產66.8萬輛,同比增長33.3%。

“雖然新能源汽車增長勢頭很強勢,但傳統燃油車也存在著自身不可忽視的優勢,未來比較長的時間內,新能源汽車還很難取代傳統燃油汽車,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仍是市場共同的主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一季度,汽車行業進入促銷政策切換期,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政策的退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結束等造成去年底提前消費,相關接續政策尚不明朗,年初以來的新能源降價以及3月以來的促銷潮又對終端市場產生波動,汽車行業經濟運行總體面臨較大壓力。

此外,一季度原材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高于規上工業1.7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分別增長5.9%、6.9%。

不過,周茂華提醒,原材料行業目前呈分化態勢,一方面,多地重大項目開工使得國內市場需求回暖,帶動鋼鐵、水泥等投資品價格和產量出現上漲。但另一方面,在國際輸入性傳導影響下,石油開采、有色行業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9%、0.3%。同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用煤需求有所減少,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下降1.2%,這些產品價格的回落將逐漸傳導至國內相關行業產業鏈利潤,使得上下游產業的產出和利潤進行重新調整。

需求不足造成產能閑置

雖然一季度工業保持了逐月正增長,但此前多家機構預測3月份規上工業增速會達到4%以上,實際增速不及市場預期。受訪專家認為,主要是由于需求不足導致生產端恢復放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5.2%,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3月份單月銷售率為94.1%;一季度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4194億元,同比名義下降5.3%。這也反映了國內外的有效需求都還尚未完全釋放。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行業發展總監高士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機電產品是我國出口額最大的商品大類,近三年在需求釋放和訂單流入等因素的影響下連創新高,但目前正在發生明顯變化,電子信息產品全球需求低迷和產能轉移致出口量減少。雖然電動汽車、光伏產品等新興行業出口仍將維持高景氣,持續釋放增長動能。但機電產品出口增速總體上將回歸低速增長模式,行業增減的結構性特征也將更加顯著。今年出口額預計與去年基本持平,上半年負增長但會逐步企穩回升。

同時,需求不足也導致了產能的閑置。今年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3%,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比上季度下降1.4個百分點。

“通常來說,由于第一季度遇上春節假期,同年第二季度的工業產能利用率會比第一季度略高,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情況均如此,但今年一季度的產能利用率創下了僅次于2020年一季度的新低,確實受到了需求不足的拖累。”周茂華說。

分主要行業看,今年一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下滑最嚴重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比上年減少3.3個百分點。此外,紡織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產能利用率分別比上年減少2.7、2.4、1.5、1.1個百分點。

周茂華表示,目前實現工業穩增長既需要著力擴大有效需求,也需要推進行業結構優化調整,尤其是山東、江蘇、浙江等工業大省要勇挑重擔,打通穩增長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多措并舉提振市場信心。

此外,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在高基數、需求回落以及工業企業利潤的下行影響下,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0%,增速較1-2月有所放緩,今年制造業投資擴張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但在推動強鏈補鏈的背景下,政策和金融支持仍將對設備更新改造和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形成較強支撐。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也在當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雖然企業預期總體向好,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位于景氣區間。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外需增長存在不確定性,國內市場需求制約不足仍然存在,工業產品價格仍在下降,企業效益面臨不少困難。下階段要落實好穩增長各項政策舉措,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供需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促進工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