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世界簡訊:探訪吉林糧倉:糧食在“綠色空調房”“健康”過四季

來源:揚子晚報2022-08-25 21:27:42


(資料圖片)

朱宏偉在查看糧食情況。 譚偉旗 攝

中新網四平8月25日電 (譚偉旗)隨機選擇點位,將糧面6米以下的糧食扦出,從底部抽上來的糧食和糧面的糧食毫無差別……在科技的助力下,現場公眾對“大國糧倉”倉內糧食品質的一致性有了切身感受。

中儲糧集團公司是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干企業中唯一一家公益類企業。由中儲糧集團公司舉辦的第五屆公眾開放日活動以“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為主題。8月25日,吉林轄區啟動儀式暨主會場活動在中央儲備糧雙遼直屬庫有限公司舉行。

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十年來,吉林省糧食產量連續跨上700億斤、800億斤臺階。中央儲備糧雙遼直屬庫位于“中國優質玉米之都”四平市,當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梨樹模式”“糧食銀行”等農業智慧。

在雙遼直屬庫檢驗設備展區,糧食檢測設備儀器擺放整齊劃一。化驗員周勇介紹,通過檢驗可以檢測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以及鉛、汞、鎘等衛生指標,無論是收購入庫、日常保管還是糧食出庫,都要經過十分嚴格的檢測,確保安全。

雙遼直屬庫4號紅旗倉倉門一開,糧食的清香味道撲面而來。再看玉米粒,顆粒飽滿、顏色金黃,給人以滿滿的“安全感”。“本倉現存2021年產中央儲備玉米2975噸,產地吉林雙遼,等級二等,入庫時間2022年2月……”保管員朱宏偉熟練地介紹著。

電子檢溫、紅外線測溫儀、內環流控溫系統……“大國糧倉”內科技感滿滿。其中的內環流控溫系統尤其讓人稱道。朱宏偉介紹,該技術讓中央儲備糧住進了“綠色空調房”。

據了解,內環流控溫系統充分利用北方氣候特點,冬季降低糧溫儲蓄,夏季采用小環流風機將糧堆內的冷空氣從通風口抽出,送到倉內空間,降低倉溫、倉濕和表層糧溫,實現常年低溫(準低溫)儲糧,確保糧食常儲常新。

除了住在“綠色空調房”,糧食還要定期“做CT”。中儲糧吉林分公司監督檢查與審計處處長蘭延坤介紹,倉內安裝了糧情檢測系統,用來監測糧堆的溫度、濕度、水分等變化,如同隨時在給糧堆“做CT”。

中儲糧吉林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紅霞表示,近年來,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切實扛起為國儲糧、儲糧報國的責任與擔當,盡心盡責執行國家糧食收儲政策,著力提升儲備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充分發揮儲備銜接產消兩端的“蓄水池”作用,為滿足人民對“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供安全、營養、放心糧源。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