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馬昭 趙麗莉)8月24日晚開始,西安市進入陰雨時段,按照市城防辦統一部署,全市城管系統提前部署、迅速反應,加強多方巡查,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排澇工作。
降雨前,全市城管系統各單位組織人員加強巡查,對各下水井口清撈,清除雜物落葉,疏通雨篦等市政排澇設施,迅速落實各易積水點人員值守,提前消除安全隱患。
(資料圖片)
降雨發生后,各值守人員迅速行動,做好點位雨量監測及上報,及時疏通積水路段,做好雨中監測、雨后清掃工作,及時恢復城市環境保障城市道路暢通有序。
新城區——提前安排 統籌部署
新城區城管局早部署、早籌劃、早應對、早落實,積極備戰防汛工作,打好防汛主動仗。
新城區城防辦召開防汛專題工作會議。要求要針對本次降水特點,進一步完善優化防汛工作機制和預案,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有力有序做好防汛工作。
組織人員對主干道戶外廣告、門頭牌匾、行道樹木開展拉網式排查,針對排查出的問題,逐一進行整改。累計處理行道樹樹枝斷裂6處,督促相關單位清掏收水井3781個。
加強對轄區14處市政道路易積水點及下穿隧道等重點防汛點位的督導檢查,對抽水泵、車輛等應急物資、值守人員、防汛隔離物資、應急搶險隊伍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防汛準備工作到位。
進一步壓實責任,安排值班人員進行24小時值班,認真落實防汛崗位責任制,保障防汛應急工作及時高效開展,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未央區——未雨綢繆筑防線
未央區城管局未雨綢繆、嚴陣以待、堅守崗位,扎實做好汛前各項準備工作。召開防汛工作專題部署會,明確各單位城市防汛工作職責任務,進一步提高汛中城市防汛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進一步規范防汛值班管理,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員務必要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在崗在位,嚴守值班紀律,隨時參與防汛應急搶險或突發事件的處置,確保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按照職責分工,對轄區所有窨井蓋、下水雨箅子及收水井口進行全覆蓋、無死角排查。一方面由街道各綜合執法中隊排查窨井蓋及下水雨箅子是否存在缺失、破損、廢棄、凸起、下沉、堵塞、未標識等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組織轄區200余名環衛工人及30余名市政工作人員對窨井蓋、下水雨箅子及收水井進行清掏。
對轄區所有廣告門頭牌匾進行全覆蓋、無死角排查;對轄區樹木進行拉網式巡查,重點巡查淺根性樹木、樹冠高大樹木、新栽植樹木是否加固等;對轄區所有架空線及相關市政設施進行專項排查,重點排查是否存在架空線掉落、松動及燈桿傾斜、電桿裂縫等問題,對于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立即整改到位。
降雨前,未央區城管局50余名應急搶險隊伍已經到位,所有防汛物資儲備到位,包括抽排車3臺,皮劃艇6艘,抽水泵28臺、發電機25臺、硬質圍擋360米等。
航天基地——發揮數字城管優勢
航天基地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充分發揮數字城管的智慧大腦作用,密切關注雨情汛情,時刻做好防汛應對準備。
利用市政排水地理信息系統及水位、流量、水質監測設備,實時監測管網關鍵節點的排水狀態、了解內澇點實時水位,實現關鍵管網排水動態感知和預警。一旦發生水位超高、流量異常等問題,立即通過對講系統發出預警預報,提醒各點位包抓人員及時做好防汛工作準備,進一步做好防汛預警信息的應急指揮工作,堅決守牢防汛安全底線。
利用外場視頻監控設備加強對重點區域、主要街道、校園周邊、低洼地段的視頻巡查,24小時在崗在位。實時查看道路積水、圍擋倒塌、行道樹立桿傾倒等問題,確保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第一時間監測發現、第一時間信息共享、第一時間轉發處置,同時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降雨來臨時,第一時間組織工作人員到達相關區域,對防汛物資進行核對查看,對沿線易積水雨水井蓋、雨水篦子進行檢查疏通,加快路面排水,設置警示標識,引導過往行人車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全市城管系統將進一步以高度責任感和對人民群眾負責的精神,夯實責任、常備不懈,不斷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做好防汛排澇各項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城市安全度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