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張敏健 記者 黃艷)為暢通民意反映渠道,興平市西城街道人大工委堅持“建、管、用”原則,優化提升、創新機制、豐富活動,為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之間建起了一座溝通交流的“連心橋”。
建好代表聯絡站,聯系選民“零距離”
本著方便選民、方便群眾、方便代表開展活動原則,在華興社區新建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空間布局上按照“一區三室”設立宣傳區、接待室、議事室、辦公室;建立健全學習培訓、接待選民、意見建議處理反饋等工作流程,代表信息、活動計劃、接訪安排上墻公示,添置書報架、飲水機、沙發,完善聯絡站硬件設施,努力做到讓群眾走得進,坐得下,能喝一口熱茶。在日常管理上,由市人大代表、原華興社區主任劉懷英負責站內日常工作,隨時接待前來反映問題的群眾,實現代表服務選民、服務群眾“零距離”。
管好代表聯絡站,服務群眾“全覆蓋”
充分依托中心聯絡站這個載體和平臺,按照年初計劃,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安排2名代表,確定一天時間開展主題接待活動,并提前一個工作日通知代表,并向轄區內群眾公布接待安排,群眾反映的問題按流程受理,分級處理,限期答復。中心聯絡站建成以來,先后接待群眾120人次,收到意見建議15條,交辦處理14條,解決問題12個,滿意反饋12條。同時,加強對代表日常履職管理,為每位代表建立了履職檔案,詳細記載代表履職活動,作為年底代表履職考評的依據。2022年底,10名市人大代表在中心聯絡站分別向42名選民代表述職,現場接受選民評議,4名代表被現場評議為優秀代表,6名為合格代表。
用好代表聯絡站,履職能力“步步高”
代表聯絡站建立以來,累計開展學習輔導培訓20余場,參訓人員達到260人次,進一步提高代表的思想認識和履職水平。以中心聯絡站為平臺,創新開展街道民生實事項目會商制工作,2023年,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廣泛征集轄區社會各界對街道民生實事項目初步候選項目6個,正式候選項目由人大代表會商票薦,最終確定本年度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4個,代表全程參與監督項目建設全過程,定期組織代表對項目開展視察檢查,督查項目高質量推進,年終組織代表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切實讓代表動起來、工作活起來、效果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