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艾莉)藍天悠悠,青草茵茵……6月30日上午,由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走進和美鄉村”系列新聞發布活動走進灞橋區。記者們深入鄉村振興一線,感受灞橋現代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的規模和鄉村振興新樣板下和美鄉村的喜人變化。
【資料圖】
灞荷莊園:旅游觀光研學的好去處
灞荷莊園是一家以養殖、生態觀光、產加銷為一體的農業科技生產示范園。近年來,通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戶走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的道路。
據了解,580畝的莊園已建成櫻桃標準化示范園80畝,草莓標準化示范園30畝,極早熟葡萄標準化示范園30畝,花卉苗木種植園40畝,形成了養殖、生態觀光、產加銷為一體的農業科技生產示范園。所種“番茄”“黃秋葵”“葡萄”均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草莓”“櫻桃”通過綠色食品使用許可。同時,園區積極發展科技種植、觀光采摘、親子科普教育、農業培訓、生態展示為一體的經營模式,日接待能力達1000人以上,成為灞橋區旅游觀光研學的好去處。
杜陵村: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杜陵村因西漢孝文竇太后陵寢定于此地而得名,也因林果經濟產業發達被譽為“七彩果鄉”。近年來堅持黨建為基,聚焦“四美”建設目標,率先探索“一核三治,形體化治理體系”,打造了鄉村振興新樣板。
據了解,杜陵村全面實施三級“戶長制”,推進重點區域公共視頻全覆蓋,堅持“三務公開”和“三會一課”并行,設立“評星榜”,唱響“大喇叭”,用好“書記說”,通過每月固定黨日及特色村民議事會,多形式聽民聲、解民難;設置黨員認領“綠植養護崗”,組建“紅帽子”黨員志愿服務隊等,全村黨員帶頭義務植樹,為脫貧戶打掃衛生,硬化道路4500余米。在杜陵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村子有了停車場,村道也變得更加整潔干凈。
鯨魚溝:娛樂項目多樣化
上次去鯨魚溝是二十年前,如今的鯨魚溝早已變了樣。穿過溝底兩岸自然生長的上千畝竹林,綿延3公里長的鯨魚湖湖水湛藍澄碧,倒映著波光云影,周圍山坡上郁郁蔥蔥,青翠如黛墨,湖中游人坐船暢游,好生愜意。
據了解,農旅融合園區以千畝竹林聞名,園區內星空民宿、露營、素質拓展、騎馬、快艇、射箭、投壺等娛樂項目多樣,園區內的自然教育基地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休閑研學服務。獲得“陜西省自然教育基地”“西安市級現代農業園區”“西安市休閑農業示范園”“西安市中小學生研學旅游實踐教育基地”“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姚家溝民宿:解決剩余勞動力50余人
姚家溝村通過對溝邊長期閑置的空莊空院搭建激活鄉村閑置資源平臺,吸引了有志青年發展民宿產業,村子也從以前不起眼的“小窯村”,轉變為市民關注的“網紅村”。
近年來,姚家溝村依托溝邊地理優勢,“筑巢引鳳”,吸引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來姚家溝村發展民宿產業,相繼出現了萬林茶苑、姚院家常菜,王家小院、前后院、曠野茶咖等多家民宿餐茶飲營業場所,讓更多的市民體驗民俗文化,感受鄉村“慢生活”。同時,采用由運營公司負責集中包裝、出租、服務管理村民閑置的空莊空院,每戶每月收取1000元管理費用,每院每年為出租群眾帶來收益1.5萬元-2萬元的收益,為村解決剩余勞動力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