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左婷)今年以來,寶雞市堅持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統攬,聚焦“五治融合、三感提升、三美共享、五心并舉”目標,聚力建設平安型、便利型、美麗型、幸福型“四型”社區,著力推進為民服務提檔升級、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聚焦“五治融合”,打造平安型社區
進入陳倉區千渭街道,網格指示牌分布在各個重點路段,網格員信息、“千渭黨建”二維碼等公示在正反兩面,群眾通過掃碼就能線上辦理相關事務、反映訴求。
(相關資料圖)
“三官一律”進社區開展反詐宣傳
在平安型社區建設中,寶雞市堅持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五治融合”,推進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健全完善“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將轄區單位、各類組織、在職黨員、“兩代表一委員”等全部納入網格,建立網格黨組織1526個,6171名專兼職網格員常態化開展網格巡查,了解社情民意,處置隱患問題。“三官一律”進社區開展反詐宣傳一有時間,渭濱區英達路社區黨總支兼職副書記、社區民警趙虎就穿梭在轄區小區中,開展法制宣傳,是群眾眼中的“熟人”。為了更好的推動社區治理,著力建設平安寶雞,寶雞市引導6079名“三官一律”進社區、入網格,主動擔任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普法達人”,廣泛開展普法宣傳,化解矛盾糾紛1200余件。
聚焦“三感提升”,打造便利型社區
“我們是易地搬遷安置社區,通過將養老保險、高齡年審等53項服務事項整合到黨群服務中心,最大限度減少了群眾辦事在戶籍村和居住社區兩頭跑的問題。”千陽縣西新區社區黨組織書記張艷艷介紹說。
今年以來,寶雞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取消部門設置在社區的機構62個、蓋章證明事項20項,利用閑置置物間、鍋爐房等打造網格黨群服務站261個,建設功能完備、互聯互通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20個,提高了群眾辦事便利感。
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近期,渭濱區火炬路1號小區周邊停車難問題得到了緩解,這得益于街道社區黨組織依托黨建聯席會議,協商駐區單位共享開放專有停車位。推動共駐共建,賦能共治共享。寶雞市持續深化街道社區黨建與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今年共協調18個駐區單位將專用停車場轉為公共停車場,新增停車位4460個,開發“寶智停”小程序,提高了群眾出行便利感。以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為契機,合理布局商貿超市、燃氣電力等服務網點,推動110余家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等開放共享黨群服務中心,有效串聯整合各類碎片化服務網點,形成以社區主陣地為軸心的服務體系,提高了群眾生活便利感。
聚焦“三美共享”,打造美麗型社區
治理聯抓、服務聯做,才能下活基層治理“一盤棋”。為了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統籌調度能力,補充社區治理力量,寶雞市開發“雙報到”線上程序,構建“征集、接單、服務、評價、反饋”的閉環管理模式,126個市直單位“一對一”包抓社區,帶動2922個基層黨組織8.3萬名在職黨員、公職人員等到社區報到,開展垃圾分類、文明勸導、環境整治等活動8100余場次。
走進鳳翔區同心苑小區,干凈整潔的樓道、井然有序的廣場映入眼簾。短短數周,原來的“三無”小區蝶變成了有黨組織、有居民自治組織、有安全保障的“三有”小區。
居民在“家門口”的社區工廠就業
“三無”小區是建設“四型”社區的最大短板。對此,寶雞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探索推行“紅色物業”“自治自理”“兜底管理”,建立物業企業黨組織131個,業委會、物管會270個,健全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機制,妥善解決私搭亂建、噪音擾民等一大批突出問題。同時,采用微改造、微更新等手段,建設185處口袋公園,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52個,著力構建人居環境美、居民行為美、道德情操美“三美共享”格局。
聚焦“五心并舉”,打造幸福型社區
“之前靠打零工補貼家用,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方便多了。”家住扶風縣百合社區的張萍對社區工廠的開辦連連點贊。在扶風縣,像張萍一樣在“家門口”就業的居民群眾大約有770余人,收入可觀、離家近是她們選擇來這里上班的關鍵因素。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就業難、托幼難等急難愁盼問題,寶雞市因地制宜實施“黨建+”護崗筑夢、社區教育、健康守望等“惠民公益”項目,制定強化穩崗就業12條措施,“訂單式、定向式”就業培訓2萬人,新培育社區工廠12個、就業幫扶基地17個,讓一大批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1努力讓群眾就業創業安心的同時,寶雞市圍繞社會保障舒心、托幼上學稱心、健康就醫放心、文化娛樂開心目標,持續推進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先后配套完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151個、室外活動廣場87個,合理配建中小學校、幼兒園,協調281所企事業單位將操場、衛生間等向市民開放,共享城市資源。創新設立社區“微心愿”收集箱,建立為民服務“項目超市”,創新“銀發公社”“紅色代辦”“筑夢護新蕾”“相約八點半”等志愿服務品牌,持續深入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切實把服務做到了群眾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