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俗話說得好“趁你病,要你命”,這是西方對俄羅斯的做法。自打俄烏沖突爆發開始,美國帶領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出手,招式五花八門,涉及的領域也千奇百怪,連俄羅斯的貓和樹都不放過。
其中,制裁最狠的領域莫過于經濟領域了,畢竟西方都清楚,俄羅斯雖說軍事排名在世界第二,但經過蘇聯解體后的還債、克里米亞戰爭后的制裁,俄羅斯的經濟卻不樂觀。所以,西方國家專往俄羅斯的痛處戳,想要“直搗黃龍”。
不難發現,盡管西方國家在經濟方面制裁俄羅斯想將其逼入絕境,但俄烏沖突爆發一年有余,俄羅斯經濟為何還沒有崩潰?德國媒體發布了一篇名為《俄羅斯經濟為何如此堅韌》的文章。
文章中提出,俄烏沖突爆發越久,俄羅斯的經濟并未因為西方的制裁而崩潰。盡管俄烏沖突讓俄羅斯與西方經濟交流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但這并不代表著未來不會宣布會恢復合作。除此之外,俄羅斯還能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來穩定經濟發展。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中國給了俄羅斯很大的經濟支持。事實上,哪怕是沒有中國,俄羅斯的經濟再扛個2年也沒啥問題。這里就不得不提到為何俄羅斯經濟不會崩潰的三大原因了,接下來我們來簡單進行一個分析。
其一:靈活的政策調整。說到這個應對政策,普京功勞可不小。去年,普京依葫蘆畫瓢,簽署兩項總統令。一項是盧布與黃金之間掛鉤,另外一項盧布與能源直接掛鉤。這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美元就是這么干的。那么,在俄羅斯宣布這招之后,盧布的價值就提升了,從某種程度來說,盧布的價值提升,讓盧布有了“用武之地”,對俄羅斯的經濟有良好循環的作用。
其二:豐富的資源底蘊。我們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俄羅斯的資源夠俄羅斯吃上好久。試問,美國為何會頻繁引發戰爭?說白了就是為了掠奪資源,昂撒人的發家史也是靠掠奪,畢竟沒有資源就相當于把自身的缺點暴露在敵人面前。而根據俄羅斯相關部門估算,俄羅斯地下所藏有的資源遠超中美歐三方總和。退一萬步來說,這個世界上又不是只有西方國家才算國家。哪怕西方制裁不要,但不代表著其他國家不要。
其三:超前的應對政策。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在克里米亞戰爭的時候,西方就已經對俄羅斯實施一攬子制裁計劃了。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俄羅斯在各方都有相應的對應政策。例如,美國蘋果手機在俄羅斯受到影響,俄羅斯就引進中國的手機。前陣子,烏克蘭還因為中國小米手機在俄羅斯賣的太暢銷而宣布對小米企業進行制裁。
俄羅斯前一年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雖說一開始有點驚慌失措,但就目前而言,再堅持個一兩年不成問題。綜合以上三大原因,我們就能明白,為何俄羅斯被逼絕境一年多,經濟還未崩潰。當然,這并非所有因素,剩下的歡迎大家評論指出……(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