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學 > 正文

世界熱資訊!東北林大科研團隊新成果為乳腺癌治療提供新思路

來源:冰城+ 客戶端2023-05-24 10:30:14


(資料圖片)

日前,東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隋廣超教授團隊憑借“乳腺癌新靶點的發現:多肽抑癌藥物研發”成果項目,在工信部舉辦的第一屆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斬獲創客組一等獎。

該研究成果揭示了利用癌蛋白結合位點而設計的OPB和YPB抗癌肽,在抑制乳腺癌發生與發展方面的作用機理與優勢,為目前無有效治療靶點的三陰性乳腺癌,提供了創新的治療靶點和潛在的治療藥物。

據了解,乳腺癌作為“女性頭號殺手”,是全球女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乳腺癌新發高達226萬例,超越肺癌的220萬例,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癌癥不單單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同樣也給無數家庭帶來相當大的經濟負擔,“如果可以研發出一種高效且價格不是很昂貴的藥物,那無疑是對社會的巨大貢獻。”20余年來,隋廣超團隊深耕癌癥的發病機制與治療研究,特別是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發病率較高的癌癥。他利用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方法,探索異常表觀遺傳在癌癥發生和發展中的作用,挖掘調節癌癥關鍵轉錄因子的功能和調節機制。在癌癥及其相關領域里,隋廣超至今發表有80余篇SCI論文,主持過多項癌癥研究的基金項目。

在“乳腺癌抗癌肽”課題的起初,隋廣超團隊也只是著手研究乳腺癌細胞的發生和發展的機理,尚未意識到抗癌肽的存在。當定位相關癌蛋白結合位點后,才開始探索用什么“刀”去切斷癌基因的調節途徑,抑制腫瘤生長。而這把“刀”,就是抗癌肽。團隊利用化學合成的OPB與YPB多肽,可以競爭性抑制YY1與EZH2的結合,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因此,OPB和YPB多肽具有抗癌肽功能。

相比較傳統的抗癌手段,抗癌肽OPB與YPB有諸多創新優勢。因其對癌細胞精準的靶向性,不會對動物機體造成明顯的副作用。更為重要的是,OPB和YPB抗癌肽的研發,將有希望推廣于其它癌癥的治療。

當談及未來團隊規劃時,隋廣超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努力,將本實驗室抗癌肽的研究成果正式投入醫療藥物的轉化,運用到臨床,幫助眾多癌癥患者解除病痛。“認真辦事,將成功視作一種習慣。”隋廣超說,在科學這片深遠的汪洋中,未探尋的寶藏還有很多。

王思邈 夏霦 哈爾濱日報記者 王鐵軍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