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張頔 韋興中 記者 李杰)走進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北團結街辦公區的“稅費咨詢調解室”,調解員梁永峰正在向納稅人張女士就一筆退稅爭議問題進行解答,看著整理好的政策依據和計算結果,張女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是漢臺區稅務局辦理涉稅爭議調解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是發揮“楓橋式”稅務局專家團隊優勢的真實寫照。目前,該團隊共有內部專家29人、外部專家5人,建成1個“稅費咨詢調解中心”及4個“稅費咨詢調解室”。今年以來,已受理政策咨詢500多筆,調解各類稅費爭議30余起,“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征納更和諧”的稅費矛盾爭議化解新局面初步形成。
“對癥下藥”分類化解
【資料圖】
漢中市三易太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青云給漢臺區稅務局北關稅務分局的“楓橋式”稅務局工作打出了滿分。不久前,他收到了電子稅務局推送的《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告知其未在征期內申報。“我們已經完成申報了,是不是你們的系統出錯了呀?”帶著疑惑他第一時間向北關稅務分局工作人員詢問。該分局調解員很快介入并找到了問題,原來是企業會計在辦理完增值稅及相關稅種申報后,忘記在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客戶端申報代扣代繳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導致。在看到稅收違法行為確實發生后,李先生焦急萬分。“幫您在‘金三’系統內查看了一下,由于您的企業是首次違反納稅申報規定,符合‘首違不罰’的適用情形,這次不會對您進行處罰。”調解員的話讓李先生放下心來。
自開展創建“楓橋式”稅務局工作以來,漢臺區稅務局結合轄區內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建設新路徑,先后制定了《漢臺區稅務局“楓橋式”稅務局實施方案》《漢臺區稅務局稅費爭議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規范,“對癥下藥”推出了“三防三重”具體措施,即“治未病、防矛盾發生”,稅收執法工作中側重規范執法、優化服務和輕微矛盾調解;“治輕病、防矛盾擴大”,稅務分局稅費爭議調解室側重處理事實清楚、爭議較小的矛盾;“治重病、防矛盾升級”,區稅務局稅費爭議調解中心側重處理問題突出、爭議復雜的矛盾。同時,建立調解臺賬,及時跟蹤回訪處理結果,了解調解協議履行情況,定期開展調解效果評估,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建議,開展“人性化”調解,獲得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管家先行”源頭化解
相較于“矛盾不上交”,通過優質、便捷的服務從源頭避免矛盾更為根本。漢臺區稅務局在運用“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的同時,結合“稅務管家”團隊優勢,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優化服務功能,將“楓橋經驗”落實到稅費服務的方方面面。
說起漢臺區稅務局“稅務管家”團隊,漢中市應急救援冷鏈物流中心建設財務負責人豎起了大拇指,“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很多減稅降費優惠政策,由于項目建設期工作繁忙,有時未能及時關注到政策變化和調整,好在‘稅務管家’針對項目特點幫助我們找政策、送上門,享受到的退稅盤活了項目資金。”
據了解,漢臺區稅務局建立全流程、精準化、管家式服務機制,圍繞重點項目立項、開工、結算等不同發展階段提供“全環節、全周期”的“一對一”服務,并從企業開辦登記、政策輔導、便捷辦稅、法治保障等方面確定服務事項,快速響應企業需求,有力助推建設項目進度。另外,及時開展涉稅風險提醒,主動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推動矛盾“源頭化解”,助力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云上會診”多元化解
“我明明去年一年都在外地打工,但以前供職的公司每個月還在給我申報個稅,導致今年匯算清繳時多交了很多錢。在撥打了便民辦稅小呼中心熱線后,很快就接到了稅務局調解員的電話回復,在他們的耐心幫助下,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趙先生對線上調解效率表示非常滿意。
除了“線下”調解外,漢臺區稅務局聚焦執法“痛點”“堵點”,傾力打造“云上直播間”和“稅收云課堂”,充分發揮平臺優勢進行遠程“云調解”,開展遠程咨詢輔導、實時預警預測、在線處理爭議等服務,實現“線上平臺”與“線下基地”同步化運轉,對涉稅涉費矛盾爭議做到預防在末梢、化解在起始、消滅在萌芽。
開通“線上”稅費爭議調解,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和稅收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探索新時代稅費爭議化解渠道的有益嘗試,符合稅費服務方式轉型升級需要、納稅人繳費人線上反映稅費矛盾糾紛需求和群眾遠程“云端”辦稅繳費習慣,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納稅人繳費人權益。
“下一步,我們將以稅費爭議咨詢調解中心為紐帶,以稅務法治文化建設為突破,以稅收法治教育基地為依托,全力構建稅收法律服務架構支撐稅收現代化治理綜合體建設,為稅收法治現代化建設貢獻漢臺稅務力量。” 漢臺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薛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