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馮詩潔 劉洋 記者 李杰)“從一張紙板開始,經過畫圖、雕刻、掐絲、擠筋等30多道工序,快的要兩三天,復雜的得一周多,一個頭盔才能完成。”漢中市城固縣原公鎮西壩村的韓安全是城固縣芯子社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漢中市唯一的社火頭盔制作傳承人。“純手工制作就要用心,作品才會精致。”
“社火”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蘊含豐富的古代禮儀、地方信仰和民間藝術。65歲的韓安全,孩童時期便跟隨父親和兄長學習社火表演和制作社火頭盔,如今這門手藝已傳承一百余年,期間歷經五代人。
“我二叔在晚清時期學會了社火表演,那會交通不發達,為了方便演出,他就自己學著制作頭盔。后來二叔傳給四叔,再傳給我父親、我哥,現在到我。”提起這段往事,韓安全老人一臉自豪。“20世紀七八十年代,愛看社火的人多,那會兒一頂頭盔能賣到38元左右。”據韓安全老人介紹,社火頭盔的主要原料是硬紙板,為了更好地定型方便保存,在紙板中加了一層棉布。
歲月在這日復一日地精心打磨中流逝,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更新,韓式社火頭盔越來越精致、美觀,在當地有很高聲譽。“社火頭盔傳承到我這已經有一百來年了,希望不要在我手里斷掉。”如今,制作社火頭盔的手藝無人傳承成了韓安全的“心頭病”。
“現在縣里有大型活動都想著我,希望能把這門手藝推廣出去,鎮村干部還給我申請了扶持資金,幫我整理申請非遺的資料。”為吸引年輕人學習傳承這一技藝,解決韓安全老人后繼無人的窘境,城固縣以宣傳展示為載體,以傳承發展為目標,通過開展文藝演出、資金支持等形式穩步推進非遺申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