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亞男
(相關資料圖)
4月18日,新日股份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9.04億元,同比增長14.55%;實現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1326.25%。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新日股份這樣的制造業企業,其核心產品的研發、質量把控以及成本控制是發展的重中之重。從公司年報看,除了市場行情火熱對業績的催化外,企業對成本的控制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盈利水平。同時,2021年企業凈利潤基數較低,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去年凈利潤增幅。”
海外市場或迎發展機遇
新日股份是專業從事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等電動兩輪車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電動兩輪車為公司主導產品。
分產品來看,新日股份2022年豪華款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1.48億元,簡易款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2.7億元,特種車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353.78萬元。上述三款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16.88%、12.80%、13.29%。
分地區來看,新日股份去年營業收入排名前三的區域為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北地區,分別實現14.5億元、6.76億元、5.66億元。提及不同區域的銷量變化,公司在近期路演活動時表示,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河北為公司國內市場五大主力。
2022年年報顯示,新日股份2022年外銷毛利率為25.31%,較上年增加1.9個百分點。公司在路演時也公開表示,之后業績增速可能主要來自海外。對于海外業務的未來發展,公司表示,行業內目前都在發力建廠和建渠道。新日股份之前幾年年銷售額約為7000萬元,預計今年會有增長。
紀雪洪告訴記者,“隨著電動兩輪車產品由零星使用到大范圍普及,電動兩輪車逐漸成了‘國民車’,從2022年的銷量來看,國內電動兩輪車年銷量達到了5000萬輛以上。由于新國標的實施,近兩年電動兩輪車置換更新需求增加,同時疊加海外市場電動摩托車需求大漲,共享電動車推廣普及,電動兩輪車市場仍存較大發展機遇。”
安信證券研報顯示,2022年全球摩托車銷量約為6000萬輛,以亞洲市場為主(占比85%)。東南亞國家近年來開始出現摩托車電動化的政策引導。采用鈉電池作為能源的電動兩輪車能夠適應海外市場的需求,加速電動兩輪車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據測算,在除中國外的亞太地區,如果未來兩輪車電動化比例達到50%,電動兩輪車年銷量規模的市場空間為2000萬輛以上。
新日股份在年報中也表示,公司將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國家實施不同策略,著力擴大海外市場的份額。公司目前已在印尼開展CKD海外組裝項目,且籌劃在歐洲成立分公司,組建本土化運營團隊。
鈉電池加快落地兩輪車
新日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推進鈉電電動車研發進程,與行業知名企業合作,加快推向市場。
據了解,公司此前已進行鋰電池產品的研發,報告期內,公司圍繞高端智能鋰電車定位,重點推廣“超能跑系列+遠航雙核”系列車型,聚焦小風雅Q3、MIKU1、幻影PLUS等主推產品打造爆品。
新日股份在近期路演時回應了鋰電產品的相關問題,2022年鋰電產品銷量下降,主要與成本端原材料價格過高和通信協議標準升級有關。公司一直專注于研發鋰電電池的產品,牢牢把握鋰電賽道機會,雖然目前產品仍以鉛酸電池為主,但預計未來兩年鋰電產品占比會逐步提高。
同時,新日股份也表示,長遠看鈉電對鉛酸的影響大于鋰電。“前兩年主打鋰電賽道,已經起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年會有改變,公司會推出鈉電產品。”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鈉電池分析師汪奇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鈉離子電池市場處于開發應用場景的階段,寧德時代研發的鈉離子電池二代和三代產品,能量密度與磷酸鐵鋰電池接近,主要應用在電動汽車方面,能量密度低于140Wh/kg的鈉離子電池產品,主要用在二輪車和小型儲能等市場。
“鈉離子電池主要優勢在于產業規模化完成后,能和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拉開差距,接近鉛酸電池的成本。”汪奇說。
在紀雪洪看來,電動兩輪車從鉛酸電池到鋰電化、鈉電化是大勢所趨,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能讓車更輕便,續航里程更長。在鋰電池高成本的時候,鈉電池作為鋰電池的補充,可以豐富企業的產品線,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在目前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鋰電池仍是電動兩輪車、電動汽車的主流技術方向。
汪奇表示,“目前兩輪電動車方面,小牛、艾瑪等電動車廠商均開始與鈉離子電池生產商的進行合作,預計今年鈉電池在電動兩輪車市場應用規模能達到2GWh至3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