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學 > 正文

愿守初心化春泥 此生至愛是講臺——記三位教齡與教師節“同齡”的優秀教師

來源:冰城 + 客戶端2023-09-12 10:56:18

師者匠心,止于至善;師者如光,微以致遠。

在第39個教師節之際,記者采訪了3位優秀教師——他們的教齡與教師節“同齡”,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39年;他們桃李滿天,親身見證了孩子們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教育發展變化。

在這個充滿愛意和感恩的9月,3位躬耕在哈市教育一線39年優秀教師的故事,為師者做了最好的注解——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傾盡丹心育英才?享受為師真快樂

哈九中物理教研組組長、特級教師盧忠杰是一位讓學生難忘師恩的老師。她說:“從教39年來,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都讓我享受著為人師的幸福和快樂?!?/p>

盧忠杰(左)輔導學生。

盧忠杰從1980年考入東北師范大學物理系那刻起,立志做一名好教師的種子就在心中生根發芽。大學畢業后她先后在呼蘭師專、賓縣第一中學、哈爾濱第九中學任教。無論她走到哪兒,對學生的愛就灑向哪兒。她第一次當班主任是在賓縣一中,帶102人的高考復習班。盡管高三復習時間緊、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但她還是利用各種節日策劃激發學生理想,關愛學生學習、生活、心理活動,邊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邊解決個別同學的情緒波動。最終,該班學生大多升入理想的學府。

1996年,盧老師調到哈九中任教。她每接一個新班,都會反復琢磨不同性格、不同成績的學生。她說:“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內心快樂和健康發展,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準則。”她的學生作業少、不補課,但她班的學科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多次獲得市優秀班級稱號。她還利用每周六無償為學生開設物理競賽課程,許多學生獲得物理競賽省一等獎。

盧老師說,對學生的愛勝于說教。她會在新年給每個學生送上賀卡和代表愛心的冰糖葫蘆;端午節前,她會偷偷在每個書桌堂里放兩個熟雞蛋;學生比賽失利她會買酸奶安慰,比賽勝利會買巧克力祝賀;期末考試后她會買書獎勵進步的學生,會無償給成績落后的學生講課。1999級有個高二學生的爸爸因病去世,她就當起該學生在學校的“媽媽”。高考時全校只有這一個學生分在哈三中考場,盧老師安排好其他考點的學生后,頂著中午的烈日跑到花店買了一枝玫瑰花來到哈三中考場外。一米八十多的大男孩哭了,他說:“老師,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

作為哈九中物理教研組組長,她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在國家、省、市級教學大賽中屢屢奪冠,承擔各級培訓講座人數、申報或參研課題數量、評為省市骨干人數、擔任班任和行政領導人數、獲得行政獎勵人數都很多。哈九中物理組團隊被評為哈市、東北大區優秀教研組。作為物理組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她創新開展“1+X+1”市區共建和何偉校長共同體單位物理教師培養工作,實現了13所學校物理學科教師的共同發展。她先后取得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市師德先進個人、省物理學科教學能手等榮譽。

近年來,市教育局始終將師德師風建設當作“一號工程”常抓不懈。2017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四有”好老師主題實踐活動,此后每年表彰“四有”好老師、“四有”好校長2000余人。哈爾濱教育戰線上不斷涌現像盧忠杰一樣“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優秀教師,讓人們看到了哈爾濱師德師風建設的“群體力量”。

扎根鄉村教育?做潤物無聲的教書人

“燃起一團火,點亮滿天星”。有這樣一群教師,他們扎根鄉村教育,以不變的初心使命,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點亮了一個個留守兒童的光明未來。哈市現有中小學農村(含縣鎮)專任教師2萬余人,約占全市中小學教師總數的四成,他們堅信用知識改變命運理念,讓每個農村孩子擁有實現夢想的機會,用愛點亮農村孩子希望的光。哈爾濱市香坊區成高子鎮中心校扎根農村教育39年的教師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黃麗榮(右三)和她的學生們。

黃麗榮是香坊區語文骨干教師,多年來她的語文教學多次獲得區級、市級、省級優質課獎,省級網絡教學優質課獎,市級大賽一等獎,并獲得“身邊好老師”“從事班主任工作累計33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39年來,她走過成高子鎮五所村小,每所學校、每間教室、每張黑板都見證了她和學生們平凡的幸福。她學會了燒爐子、糊窗縫、做門簾,克服了農村小學條件差、困難多的情況,用愛心幫助每個孩子。鄉鎮學校留守兒童多,黃老師用長情的陪伴讓這些孩子變得自信、好學。學生文博的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非常厭學。黃老師就經常找他談心、輔導他學習、去家訪,用慈母般的愛感化他、激勵他。經過黃老師3年的關愛,文博變得陽光自信,不但考上了市重點,還成為賽場上的足球小明星,代表黑龍江參加全國少年足球賽,當上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國際足聯護旗手。黃老師的潤物無聲,讓她的許多學生考入了省、市重點,有的出國留學,有的當上醫生,有的當上教師……

銳意進取讀書育人?立德修身教學相長

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作為教師,成高子鎮中心校的趙興才以扎實的專業知識贏得學生的尊重。他是在1984年鄉鎮教師極其匱乏的時候,通過統一招考當上了民辦教師。1990年底,轉為正式教師后有機會進主城區教書的他卻選擇留在鄉村教師的崗位,一教就是33年。

課堂上的趙興才。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趙老師雖然沒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但他銳意進取,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他在香坊區教師進修學校的中師函授班以優異成績畢業;去蘭州“取經”,傾聽生命化教育內涵;到東北師范大學“充電”,取得優秀學員證書;去北大“深加工”,到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感受先進基礎教育的現代化理念。他虛心向老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經驗,到處拜師學備課;向年輕同志學新技術,學習課件制作、網上課堂軟件運用;通過看名師課不斷探究教育教學方法……不懈的努力讓他的課堂教學榮獲了市級一等獎、德育實踐活動課獲市級一等獎。他先后獲得了市優秀教師、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班主任標兵、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成為成高子鎮教育教學中堅力量。今年,他獲得了教育部新時代教師風采短視頻征集活動入圍作品獎。

39年只是時間長河中的一瞬,但對于趙老師來說,卻是不懈追求、教學相長、默默耕耘。如今,為了縮小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隊伍素質差距,市教育局已連續15年實施鄉村骨干教師進名校培訓,每年培訓鄉村骨干教師500人。2018年以來,9區對9縣,實現了全學段、全學科、全員覆蓋的“三全”結對幫扶培訓,培訓涵蓋33個學科,累計培訓教師4.5萬余人次,越來越多的農村教師業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你只管努力,回首來路已是滿園花香。哈爾濱教育戰線上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盧忠杰、黃麗榮、趙興才這樣的優秀教師愿守初心化春泥,才讓這片教育熱土芬芳滿園。

哈爾濱日報記者 張巍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