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余蓉 通訊員 張晨蓮
“夏天風吹來,鳥兒自由自在,我不用在等待,理想生活已到來……”今年暑假,劉暢帶著“三下鄉”的志愿者們翻過山間田野,跨越碧水溪流,來到了湘西龍山頭車村,一路上師生悠揚的歌聲飄蕩在鄉村。
劉暢是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從2010年開始,每年暑期,她都組織學生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13年期間,她行走了11000公里,足跡遍布湖南13個市州。今年8月,她被評為2022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服務標兵,全國僅有100人獲此殊榮。
(相關資料圖)
探索“技能+服務”實踐模式
每年的三伏天是湖南最熱的時候,亦是劉暢頂著烈日在鄉野間奔走調研的時候。“如何有效挖掘村里的旅游資源?”“如何讓青年學子在實踐中成長成才?”……這些都成為她調研時思考的重要方向,經過多年探索,“技能+服務”成為她所在的“三下鄉”團隊服務的重要方向。
在頭車村,劉暢團隊深入農戶進行溝通,定點維修電器,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踐所用。截至目前,劉暢指導的“三下鄉”學生志愿團隊累計修好電風扇、電飯煲、洗衣機等家電1500余件。
推廣普通話、電商直播助農……同時,劉暢指導學校多個團隊開展“技能+服務”活動,貼心服務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她回憶道,“有位70歲的老爺爺為了表達感謝,特意買了好些糖果分給志愿者們吃。”
在學生心中,劉暢不怕苦、不怕累,是以身示范的榜樣。在村里,她跟團隊經常一起打地鋪;如遇停水,就手提肩挑地去取水,從不畏難。
“劉老師的敬業讓我們很受感染。”湖南工業職院畢業生彭京回憶說,在2021年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中,劉老師因長時間的走訪而中暑暈倒,大家一起把她送到鎮上醫務室,沒想到她醒來后的第一句話是“今天的晚會怎么樣了?”“在她的引領下,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今年我報名參軍入伍,希望用絢爛迷彩增添青春亮色。”
構建鄉村美育課堂滋潤心田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離不開美育。如何實現校園美育和社會美育的完美對接,探索鄉村美育發展新途徑成為劉暢研究的重點內容。13年以來,劉暢累計指導團隊開展美育活動共服務群眾20000余人,收到了無數點贊。
在頭車村大字溝古寨吊腳樓前,一場精心排練的“文藝盛宴”贏得村民熱烈掌聲。這是劉暢所在所指導的志愿團隊帶來的藝術表演。她根據當地文化特色與村民實際編排作品,村里吃草的黃牛與山羊,田間生長的稻谷與青蓮,都是“主角”。“故事有創新,接地氣,看完幸福感滿滿!”村民們說。
同時,她有針對性地組織了音樂、美術等一系列生動的美育課堂,利用自身藝術專業優勢,制作了多個鄉村的文化視頻作品。她指導學生獲得等省級以上榮譽20余項,其中,指導作品《不朽的軍魂》榮獲第二屆全國職業院校紅色故事大賽一等獎,編排舞蹈作品《甘泉》榮獲湖南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她本人獲湖南省第五屆“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獎,2022年榮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記功獎勵。
“執著堅守,激情工作,未來我將繼續帶領青年學子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繼續放飛青春夢想。”劉暢表示。
(一審:羅江龍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