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張春祥 通訊員 周振飛 趙倩倩 蘭欣欣
【資料圖】
近日,《長沙市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十五條措施(暫行)》(以下簡稱《十五條措施》)出臺,以護航學生愉悅成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怎么做?一起來看看長沙市教育部門的文件解讀。
《十五條措施》出臺的背景
近年來,長沙市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對照上級有關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仍然存在差距。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還不夠強,學校教育管理工作還不夠到位,全社會支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氛圍還不夠濃厚。制定和出臺《十五條措施》,回應了當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和發展趨勢的現實需要,是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力抓手。
《十五條措施》起草過程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積極應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今年4月以來,長沙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了學校基層代表、縣(市、區)教育局長和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的座談會,密集調研全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長沙市教育局分別組織街道和社區干部代表、縣(市、區)教育局分管負責人或科室長、中高職學校分管副校長或中層干部、普通中小學校分管副校長或中層干部、班主任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等七個不同類別的調研座談會,全面深入聽取意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從今年5月起,長沙市教育局醞釀起草了《十五條措施》初稿,并多次征求縣(市、區)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學校德育教師等意見,逐一進行了修改完善。
6月初,長沙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就《十五條措施》分別向22家市直相關單位書面致函征求意見,綜合各部門意見對《十五條措施》進行了反復修改,經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審議通過,形成終稿。
《十五條措施》有哪些主要內容
《十五條措施》主要內容包括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加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整合社會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強化心理健康工作實施保障等4個部分,突出抓關鍵領域、重點環節,補短板、強弱項。
在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方面,堅持五育并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各年級教學計劃,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展課題研究,建立優質課程資源庫;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分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樹立全員育心的工作理念;實施心理健康動態監測,構建“個人—班級(宿舍)—年級—學校”的心理健康四級預警網絡,積極開展同伴輔導和互助;到2024年底,建設集管理、服務、培訓功能為一體的心理健康管理系統,開展智慧心育。
在加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方面,強化家訪行動,學校每學年對每名學生至少實地家訪1次;成立市、縣(市、區)、校家庭教育研究與輔導中心,開通家長咨詢熱線,開設“家庭教育講堂”,積極開發線上家長學校優質課程和組織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部門協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職責的監管。
在整合社會心理健康服務資源方面,加強精神專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精神)心理門診及兒童青少年臨床心理門診建設,到2024年,縣級以上精神專科醫院(含有精神或心理門診的婦幼保健院)全面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建立全市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務團隊,協同多方開展心理志愿服務和關愛援助行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傳播途徑,面向社會發布心理健康公益廣告,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全社會宣傳教育。
在強化心理健康工作實施保障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建立由長沙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建立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責任部門,建立問責和激勵機制,強化督導評價。
如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協同配合
一是強化各部門工作合力。《十五條措施》明確了22個相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并要求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責,制定貫徹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舉措。每年召開2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聯席會議,加強部門溝通和協同合作。
二是強調“家—校—社”協同育人。《十五條措施》通過師資配備、課程建設等措施加強學校育人主陣地建設,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質量。通過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通過整合社會各界優質育人資源,凝聚全社會合力共同參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
(一審:羅江龍 二審:余畫 三審: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