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警惕“空調病”來襲 提醒:室溫設置為26℃,避免冷風直吹

來源:華聲在線2023-07-11 09:52:26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琪 實習生 左依婷 陳慧娜 通訊員 陳亞男


(資料圖)

“先是女兒開始咳嗽,然后是我,現在兒子也鼻塞頭疼。”長沙持續高溫,市民羅琳一家四口開著空調睡覺避暑。幾個晚上的空調吹下來,她和兩個孩子先后感冒,趕緊帶著癥狀最嚴重的小女兒,在長沙市開福區望麓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

每年夏季,與高溫同行的還有“空調病”。記者從長沙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空調病患者呈現增加趨勢,開始高發。

7月10日,湖南省胸科醫院康復門診副主任醫師張志明提醒,三伏天剛剛開始,漫長的夏季離不開空調,但也需要警惕“空調病”悄悄來襲。

長時間吹空調,頸椎腰椎疼痛難忍

上一周,“十萬年最熱的一周”的詞條登上熱搜,不少網友直呼:“這條命是空調給的。”與此同時,因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一些市民出現了頭暈,頸椎、腰椎疼痛的癥狀。

和羅琳一家三口一樣, 37歲的長沙市民蘇女士,也因為吹空調進了醫院。

蘇女士上班時的工位恰好在空調風口下,連著直吹了半個多月,出現了頭暈、口干的不適癥狀,頸椎和腰椎更是疼痛難忍,稍有動彈,就如針扎一般,無奈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康復治療中心尋求治療。

(湖南省胸科醫院,市民通過伏貼緩解夏日的不適。?)

7月7日,張志明接診了蘇女士,針對其病癥,開展針灸及按摩相應穴位、做艾灸后,疼痛緩解不少。

據介紹,蘇女士由于長時間吹空調,導致頸部和腰部肌肉筋膜收縮,局部缺血和損傷引起疼痛,繼而誘發頸椎病和腰椎病。目前,還在接受進一步治療。

酷暑難耐,做好這些遠離“空調病”

張志明介紹,市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空調病”,但不知道的是它并非單指某一具體疾病。

“空調病是指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溫度太低、空間密閉、室內空氣不流通,出現鼻塞、咳嗽、打噴嚏、頭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四肢肌肉關節酸痛等癥狀。”張志明解釋。

如何在炎炎夏日,盡享清涼又能避免“空調病”發生?

張志明支招,“空調病”以預防為主,做到以下這些,市民可以安心健康吹空調。

首先是空調溫度不要調得太低,長時間待在空調溫度較低的環境中,會導致關節、腰腹受涼。一般推薦空調溫度設置為26℃左右,室內外溫差控制在5℃—8℃,不宜超過10℃。經常開窗通風,最好2—3小時一次;可利用早晚氣溫相對較低的時候,進行一些戶外活動。適當運動鍛煉,流點汗,再洗個溫水澡,有利于“空調病”的預防。

其次,避免冷風直吹。除了溫度適宜,如果直對著空調出風口,讓冷風直吹人體,時間一長也會引發關節酸痛,鼻炎等疾病。

張志明建議,如果上班一族在無法改變出空調風口時,可買一個空調擋風板,或者常備披肩、適當增添穿脫方便的衣服。穿裙女性則應在膝部覆巾予以保護,同時注意間歇站起活動片刻,以增進人體末梢血液循環。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吹“臟空調”,空調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不但會積累很多灰塵,還會滋生細菌。在使用空調時就會從出風口吹出,隨著呼吸被人體吸入,會引起鼻炎、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服務】

按摩5個穴位,緩解“空調病”

1.風池穴: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的重要穴位,也是膽經與陽維脈的交會穴。位于后腦勺下方頸窩的兩側,由頸窩往外約兩個拇指的左右。

按法:可用雙手食指、中指分別按住風池穴,用力按壓至稍感酸脹,或刮至有發熱感,具有清利頭目、通陽散寒的作用。

2.定喘穴:由于“空調病”通常伴有咳嗽,所以還要刮刮“定喘穴”。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對支氣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3.大椎穴:位于第七頸椎下面的凹陷處。艾灸或刮刮大椎穴,能治療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4.迎香穴:可祛風通竅,理氣止痛。按揉迎香穴,通常可緩解鼻塞。

5.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由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太陽穴。按摩太陽穴能夠解除疲勞、止痛醒腦。對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效果較佳。

張志明提醒,市民還可以飲熱姜湯,生姜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喝生姜茶能驅散體內寒氣,幫助身體出汗,預防和治療空調病,也能預防夏季腸胃病。直接取3—5片生姜,用沸水沏開,趁熱喝。或用淡豆豉15克加大蔥白三根,共水煮,水開后5分鐘關火,頻服代茶飲。“如果做了上述緩解癥狀的方法,效果不佳,請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張志明強調。

(一審:田鎮圓 二審:余畫 三審:蔣玉青)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