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全媒體評論員 張軍?視頻 王普 劉文
這兩天,有一則險象環生的視頻刷屏:5月24日,在上海內環高架橋上,一輛黃色工程車和一輛藍色奧迪車“斗氣”相互追逐別車導致事故,好在沒出人命。整個過程隔著屏幕都看得膽戰心驚,評論區很熱鬧,觀點各異。
對此,上海交警很快發布通報:確認涉事兩車在行駛過程中存在互相“斗氣”行為。目前兩車駕駛員已被警方控制,等待進一步調查處理。
根據目前能收集到的多段網傳視頻,能大致還原出事件始末——
起先,藍色奧迪在高架車道并線處打轉向燈,想要向左側借道進入主車道,但車頂閃著箭頭警燈的黃色工程車沒有避讓,而是加速向左側一條車道借道,此時兩輛車之間并未發生碰擦。之后,黃車加速反超并擠靠藍車。緊接著,藍車發起“反擊”, 向右側一把方向直接側橫在了黃車輛前方,最終將黃車逼停并騎跨上高架護欄……幸虧有根路燈桿攔住,差一點點就要掉下高架。
這個事故到底責任如何劃分?“斗氣”的行為后果值得嗎?在分享專業人士的解讀前,軍哥先談點感想。我們一般把這類馬路上開車斗氣的人稱為“路怒族”,教訓已經很多了。別的且不說,假如那輛黃車真的被頂下了高架橋,又砸中其他無辜的路人車輛,連環的后果不堪想象。當事人的下一站不是骨科醫院就是火葬場。肇事者一怒之下的后果恐怕也是直接面對刑法的追責。我不知道當事雙方司機現在是什么想法?我只想問一句:“斗氣”值得嗎?
回到事件本身,老司機都知道,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警的解釋,匝道并線時的交替通行規則簡單來說就是“左邊主干道過一輛,右邊匝道過一輛”。而據網傳視頻顯示的情況,當時的情況下,位于左側主干道的黃色工程車,應該讓從匝道處駛出的藍色奧迪車先通過。但后續視頻內容顯示,這輛黃色工程車并沒有這么做,反而試圖搶先通行,引發后續沖突。
上海昊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明昊認為,兩名涉事駕駛員或被追究刑事責任,“總體來看,兩輛車都存在過錯,有可能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天氣越來越熱,城市越來越堵,“路怒族”可能會越來越多,希望大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多想想后果,控制好“一怒之下”踩向油門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