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國內首例!這個支架系統成功在主動脈夾層中應用

來源:華聲在線2023-04-23 07:29:33


【資料圖】

華聲在線4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張雄 何昊)記者今天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4月上旬,由中國創造并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主動脈創新一體式三分支支架系統(Concave Supre-arch branched stent-graft system,簡稱CS支架),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了首例在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中的應用。

主動脈夾層是致死率極高的一類急危重癥,近些年血管腔內技術已經成為Stanford B主動脈夾層患者的第一選擇,對于累及主動脈弓部的夾層,過去往往需要開放手術或雜交手術,常被稱為腔內微創手術的禁區。但是由于開放手術具有手術時間長、需要體外循環的協助、創傷較大等特點,使得一部分患者人群難以獲得治療的機會。

“湘雅名醫”舒暢教授帶領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管外科團隊著眼于主動脈弓部夾層及其他主動脈疾病的的病變特點,刻苦攻關,十年磨一劍,最終設計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體式三分支支架系統,其獨特的凹槽網蓋的結構,既能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又不影響大腦供血,從而降低腦缺血的發生,在2014年進一步完善了專利的布局,并于2022年9月在湘雅二醫院完成了國內首例一體式三分支支架治療主動脈弓部動脈瘤。此次首次在主動脈夾層中得到應用,也進一步證實了該支架系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望造福于更多復雜主動脈弓部病變患者。

(患者術前主動脈CTA檢查提示主動脈夾層,夾層累及左側頸總動脈)

(患者術后主動脈CTA復查提示主動脈夾層近端破口隔絕良好,主動脈弓部分支血管血流通暢)

據悉,針對主動脈弓部病變的微創化治療,歐洲、美國、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都在研發微創化治療的技術和產品,以期簡化手術方式,降低對患者創傷和并發癥風險。CS支架由于其大彎側凹槽網蓋的設計,使其成為國際上首款進行弓上分支重建時不影響腦部供血的三分支支架系統,本次完成的手術也是該設計理念在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病例患者中的首次應用。此項創新支架系統為累及主動脈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病變的全腔內治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從設計上大大優化了主動脈弓部全腔內修復的腦保護策略,有望使更多患者避免開胸手術的巨大創傷,明顯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