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頻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卜嵐
(相關資料圖)
4月20日,一季度湖南經濟形勢新聞通報會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3年一季度,湖南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好”的態勢。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湖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1659.85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5.23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4199.65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6814.97億元、增長4.5%。
消費市場回暖,服務業34個行業中有26個實現增長
整體來看,產業發展平穩。其中,農業生產基本穩定,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產量分別增長2.1%和3.4%。服務業穩步復蘇。1—2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924.38億元、增長6.7%,34個行業中有26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達76.5%,其中游樂園、休閑觀光活動、室內娛樂活動等行業營業收入增長迅速。
社會需求擴大。湖南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多措并舉擴內需、強外貿,有效需求持續釋放,消費市場繼續回暖。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20.37億元、同比增長5.9%、比1—2月快0.9個百分點。
“只要到周末,五一廣場的人就開啟了‘人從眾’模式,吃飯、買單都要排隊。”上周末,長沙市民莫女士在長沙IFS附近逛街,看著摩肩接踵的人群不禁感慨,“五一商圈真是‘人擠人’,去笨蘿卜吃飯排隊至少要一個小時以上?!?/p>
據悉,今年1—3月,僅長沙市黃興路步行街累計客流就有2328萬人次,同比增加90%。今年春節假期,長沙天心區五一商圈累計客流360.32萬人次,同比去年增加50%。暴漲的人氣也在生動地說明,消費數據在不斷增長,我省服務業迅速升溫。
新產品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89.7%
加快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有利于打造增長新引擎,持續提升經濟的“含新量”。
今年以來,湖南科技創新力度加大。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四大攻堅行動”,著力搶占“新賽道”。一季度,湖南完成技術合同登記同比增長2.6倍,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62.8%。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7.9%。
同時,新產品快速增長。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新產品、智能產品產量快速增加。新能源汽車、光電子器件、集成電路、鋰離子電池等產品產量增長迅速。
“行業內已經形成共識,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強,消費群體年輕有實力,而且購車理性、目標清晰,加之新能源車節能環保、購車有補貼,的確很受歡迎?!?023湖南車展某參展汽車品牌負責人表示。
新業態發展也很強勁。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網上零售額667.8億元、增長18.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46.8億元、增長17.8%;網絡消費較快增長帶動快遞業務規模不斷壯大,完成快遞業務量6.22億件、增長34.0%。
瀏陽河大道附近圓通快遞網點快遞員袁先生笑稱,今年以來,快遞量一直在節節攀升,“以我個人為例,主要負責先鋒東外灘、郵政宿舍等小區,今年的快遞量要比去年年底至少增加了4成,而且網購服飾家居的也增多了,光上門取退貨件我一天就要跑幾十趟。”
民生不斷改善,城鎮新增就業18.79萬人
從發展效益來看,一季度湖南持續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逐步改善。1—2月,規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337.39億元,增長5.8%。
市場活力也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業持續恢復。一季度,湖南客貨換算總周轉量同比增長15.1%,其中鐵路旅客周轉量增長49%。金融支撐作用較強,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48萬億元、增長11.8%。
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1%。居民收入平穩增長。湖南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4元、增長5.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4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4元、增長5.6%
此外,民生也在不斷改善。湖南著力辦好重點民生實事,努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加大對各項民生事業投入力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湖南城鎮新增就業18.7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8.8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47萬人。
“今年不少招聘會都開進了校園,確實很給力,不僅僅是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平臺,還分別從畢業生可享受的人才政策、就業見習政策和就業幫扶等方面,進行了專業指導。”長沙學院學生郭同學表示。
據悉,為進一步抓好就業工作,長沙市人社局今年首次將進校園就業服務活動納入到一季度“春風行動”中,2月中旬即收集發布了全市314家企業近萬個春季校招需求,長沙人社部門開展進校園線上線下就業服務活動24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累計達到5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