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AIGC 產業技術加速發展,產業鏈呈現為三層架構。諸多AI 技術累計融合,催生了AIGC 的技術變革,使AI 工程化門檻不斷降低。AI 發展周期可以劃分為2012 年-2018 年與2017 年至今兩個階段,未來文本、圖片、語音等場景將逐步走向成熟,將助推技術向多模態融合發展。AIGC 產業鏈可分為上游基礎層、中間技術層、下游應用層三個層級。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已成為主流趨勢,AI 將參與到社會建設的千行百業中來,應用場景進一步多元化。
人工智能持續升溫,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在政策和市場的共同驅動下,中國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當前人工智能算力持續突破,GPU 領域或因算力需求增長受益。人工智能在我國呈現為政策大力支持、商業化應用逐步落地、產業技術加速創新升級的發展趨勢,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依據當下AIGC 產業鏈分布,算力及中間層企業發展機會較大。
許多科技巨頭已布局多年,應用“模型+工具平臺+生態”三級協同加速產業智能化。海外玩家中谷歌推出了NLP 大模型Bert,微軟推出的是chatGPT,二者分別在語言理解類和語言生成類任務上有著更好的表現。國內廠商則主要包括百度、阿里、360、華為等人工智能企業,也有智源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所等研究機構。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科技轉化不及預期;AI 商業化進程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