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4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芬 實習生 王昕)“我現在好啦,不痛了!”4月7日上午,湖南省兒童醫院內,雖然腹部還纏著紗布,8歲的小熙(化名)已經行動自如,和病房內其他小患者玩耍。王艷華站在一旁,看著活蹦亂跳的兒子,笑得很開心。
小熙是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20天前,聾啞媽媽王艷華將自己的295克肝臟捐給小熙,母子倆一起躺上手術臺,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一科完成了移植手術(詳見本報3月16日A04版)。今日,康復良好的母子雙雙出院。
小熙進入醫院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消化道出血癥狀,肝臟病變到了終末期,并發了典型的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若不盡快進行肝移植手術,很可能只有兩年的壽命。4月7日,小熙接受肝移植術后的第21天,經復查各項指標均恢復至正常水平,可以出院了。
(4月7日,出院前,王艷華用手語一遍又一遍地道謝。)
在這個春光燦爛的日子,小熙開啟了自己的新生。對于熱心幫助自己與孩子的人,王艷華很感激,作為聾啞人她無法言語,只能用手語一遍又一遍地道謝。
“現在很多東西還不能吃,尤其西柚、葡萄柚這些,人參這些補品也不能吃,要記好啦。”科室主管護師賀麗反復交待,擔心小熙記不住,賀麗拿出本子,一條一條寫下來,遞到王艷華面前,比畫著交待她。“嗯嗯。”王艷華很認真地看著,理解并記住后就咿呀著回應,并用手勢表示“OK”。
“我要回學校了,想騎單車。”小熙非常期待自己的出院,早早收拾好了書包,想快點回到課堂。騎單車是小熙最喜歡的運動,已經一段時間沒騎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在自己康復后,約小伙伴一起玩。
(4月7日,康復良好的王艷華母子雙雙出院,醫護正在交代注意事項。)
“母子倆目前情況很好,慢慢地都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孩子上學也不會受影響。”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一科副主任醫師季春宜介紹,小熙出院后還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短期內要一周進行一次復查,以便更好地監測母子倆的病情和健康狀況。
“我們很好,會加油的。感謝大家的幫助。”王艷華在本子上鄭重地寫下這幾句話,又用手語“說”了一遍,她很感激醫護人員、愛心人士的幫助。小熙已經學會了很多手語,看懂媽媽的意思后,用稚嫩的童聲說,“我也會和媽媽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