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2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楊斯涵?黃京?視頻/劉鎮東)增加公辦學位44萬個,一年可減少老百姓學費負擔60億元;在全國率先將非學科類培訓全面納入監管……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職業教育到家庭教育,每一項教育政策、每一起教育大事件,都在影響著湖南教育。
2月7日,2023年湖南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回顧剛剛過去的2022年,湖南作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重大決策部署,教育戰線深受鼓舞。2022年,湖南教育做了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建強高校思政工作“三支隊伍”,教師地位不斷提升
(資料圖片)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
記者了解到,湖南廣泛開展迎接黨的二十大系列主題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廣大師生聽黨話、跟黨走的磅礴力量進一步匯聚。為了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湖南投入4600萬元建設一批思政平臺、精品項目和“金課”。
同時,湖南建強高校思政工作“三支隊伍”,在輔導員國賽中湖南1名選手以全國第一名獲“十佳標兵”、2名獲“特別表現”獎,獲獎情況繼續居全國第一,入選“最美高校輔導員”“輔導員年度人物”均占全國總數的10%。“我是接班人”“為時代育新人”網絡大課堂總學習人次近15億,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實施體育美育三年行動計劃,啟動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縣、實驗校、實踐基地建設。
此外,會議指出,湖南鞏固拓展師德師風建設年活動成果,出臺高校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建立委廳領導聯系教師制度,推動教師地位和待遇不斷提升。繼續實施鄉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專項計劃,目前全省已累計培養5.45萬人,成為全國典范。開展徐特立教育獎評選等活動,涌現了一批先進人物。
增加公辦學位44萬個,率先將非學科類培訓全面納入監管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要在更高水平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教育需求。
會議指出,2022年,湖南著力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供給,通過多方積極爭取,本科錄取人數較上年增加2.86萬人,深受老百姓好評;11所本科大學通過新建、擴容、租賃等多種方式新增床位約2.5萬個。啟動實施職業教育楚怡行動,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高位推進,14所中職學校改擴建項目全面開工,省市縣三級已累計投入資金近20個億。
為了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湖南如期完成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專項工作,相應增加公辦學位44萬個,民辦學生占比降至4.24%,一年可減少老百姓學費負擔60億元。同時,統籌推進“雙減”取得階段性成效,校內作業管控和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線上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分別達100%和83%,在全國率先將非學科類培訓全面納入監管。
針對學前普惠資源,湖南持續加強供給,普惠園覆蓋率達89.55%,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55.2%,較上年增長1.41個百分點,超出國家規定5個多百分點,實現鄉鎮公辦園全覆蓋。并加快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完成419所鄉鎮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建設,提質改造1100多所鄉村小規模學校,主動將122個縣市區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出臺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省20條”反響良好。
5所高校15個學科入選全國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序列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2022年,湖南5所高校15個學科入選全國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序列,新增3個學科;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4個、一流本科課程158門。同時,繼續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工程”和“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新獲國家自科基金項目1547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8項,在全省占比分別達97%和95%以上;教育部認定湖南高校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湖南認定15所高校為首批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基地。
為了助力高校畢業生優質就業,湖南出臺振興鄉村教育和教育振興鄉村一系列舉措,有力有序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全年共發放各類資助資金80.97億元,資助學生685.65萬人次。
此外,湖南穩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試點省建設。完善新高考政策辦法,進一步改進和規范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有序推進省直單位主管高職院校管理體制調整,9所高職院校平穩移交省教育廳管理。完成首次市縣兩級政府教育履職評價,實施首次線上線下高中階段學校督導評估,完成首輪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在全國首個開展民辦高校專項督導。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獲批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整省試點。教育政務服務“三化”改革提質增效,全省教育系統窗口累計辦件65.6萬件,省教育政務窗口再次以排名第一獲優秀等次,被評為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