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視焦點訊!【科普動起來】明日立春到,防寒護肝生陽氣

來源:華聲在線2023-02-03 21:39:37

華聲在線2月3日訊(記者 趙瞳銥 通訊員 王鑫 實習生 朱宇馨)明天迎來立春節氣,癸卯兔年,正月逢春,自然界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教授譚超介紹,立春之時,養生重點應著眼于一個“生”字,以順應春令肝氣生發疏暢的特點。還應特別要注意養“陽”,保護好體內萌生的陽氣。

“乍暖還寒”話春捂

立春,意味著冬季結束,春天的開始。此時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自然界正處于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時期。這時氣溫并不穩定,因天氣變化還會時冷時熱,甚至突然來個大降溫的“倒春寒”,稍不注意就可能感冒、咳嗽、關節痛。因此,注意防寒、養護陽氣是立春養生的重要任務。


(資料圖片)

春天陽氣疏泄、腠理開瀉,毛孔打開容易受邪?!暗勾汉弊钜讚p耗陽氣,我們要特別小心呵護陽氣?!按何妗本褪窍容吜艚o我們的護陽法門。具體可以簡言為——上薄下厚,捂暖頭頸,捂熱下身。

常言道“寒從腳底生”,作為遠心端,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往往比上半身差,更容易受到寒邪侵襲,要注意褲子穿厚點下捂熱半身,鞋子穿厚點,讓自己“腳暖一身暖”。同時,頭頸部已經習慣了冬日帽子、圍巾的溫暖,乍暖還寒時候別急著過早摘下,以免引發頭痛、頸椎病等問題,而上半身的衣服則可順時略減一些。

“咬春”民俗巧疏肝

民間自古有立春節氣“咬春”的傳統習俗。主要是指吃春餅或咬蘿卜等活動,有迎接新春,期盼新年生活美滿的意味。

譚超介紹,蔬菜有疏通的功效作用。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韭菜:“春香、夏辣、秋苦、冬甜”。早春時節的韭菜最香,因其芳香而最具生發陽氣、疏通肝氣的功效。蘿卜味辛辣,能通氣升陽,因此在立春前后吃蘿卜、食用春卷還有疏通肝氣、助陽氣生發,從而能達到生機旺盛、臟腑功能強健的養生目的。

另外,譚超提醒,春季肝臟當令,肝氣本盛、肝火旺克犯脾胃可能引發脾胃不適問題,需要養肝。此時不要多吃酸性食物來刺激肝臟,反而應該要適當多吃點兒甜的東西。

甘味既能舒緩肝氣,又主入脾,能補益因肝氣旺受傷的脾胃。當脾胃功能強健以后,肝的氣血自然充足,也會得到很好的調理。山藥粥、棗泥山藥糕都是簡便易行、值得推薦的立春養肝藥膳。

最后,譚超建議,立春節氣,氣候漸溫暖,人們可以在太陽出來后適當增加室外活動,使自己的精神情趣與大自然相適應,以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從情緒上講,要戒暴怒、戒憂思,做到心情舒暢、樂觀向上,以明朗、歡快的心境迎接明媚的春光,這些都對養肝有利,同時也會為我們的身體帶來生機和活力。

(一審 盧小偉 二審 劉樂 三審 王亞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