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2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余楊)來自邵陽王先生的孩子一出生就白肺,經過省婦幼保健院積極治療后,終于轉危為安。怎么回事?記者今天采訪了該院新生兒一科主任彭湘蓮。
1月23日,王先生陪同懷孕27周的愛人來長沙走親戚,結果愛人產程發作,孩子提前在省婦幼提前分娩了。因孩子胎齡小,出生后即出現呼吸困難入住新生兒科。隨后拍了胸片,發現孩子出現白肺,需要呼吸機幫助通氣。
為什么剛出生的寶寶也會白肺?彭湘蓮介紹,正常的肺充滿了空氣,在X光和CT上透光顯示為黑色。如果正常的肺泡被破壞了,肺泡里的氣體被液體替代,或者肺泡塌陷了,肺里的密度增高,透光性變差,這時在X光和CT上就會表現為一種煙霧籠罩的白色。也就是說,當出現白肺,代表著肺部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了。
引起白肺的原因其實挺多,比較常見的有嚴重的肺水腫、肺不張、肺梗死,以及嚴重的肺部炎癥。早產兒早期的白肺是因為肺發育不成熟,其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導致進行性肺不張,生后數小時內氣促等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醫學上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這種病在我國發病率約1%,一般多見于胎齡小于32周的早產兒。另外,如果孕母患妊娠期糖尿病、未發作行擇期剖宮產、圍產期窒息缺氧、重度血型不合溶血病、先天性基因缺陷等情況時,也會發病。
彭湘蓮主任醫師透露,隨著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診治能力的提高,經積極治療,配合適宜的早產兒系統管理和監護后,多數患兒呼吸困難逐步緩解,呼吸機逐漸撤離。王先生的寶寶經過治療后,肺部情況明顯好轉。
彭湘蓮提醒,因為該病一般多見于早產兒,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從預防的角度看,首先預防早產發生。孕婦加強孕期保健和定期監測。對孕母合并圍產期疾病的,如妊娠期糖尿病,應盡可能進行綜合治療。預計早產者,盡可能到有診治早產兒條件的區域性圍產醫學中心待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