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大家期盼已久的年終獎陸續到賬。年終獎到手,如何規劃投資呢?記者采訪了專業人士,整理了一份“理財攻略”。
銀行理財回暖
“從市場監測的情況來看,目前有兩類產品比較主流,能夠較好抵御市場波動,較為適合年終獎投資。”中信銀行理財專家介紹,一類是中長期限理財產品,投資期限主要為6個月至2年左右,主要投資于非標及久期基本匹配的債券資產。從新發行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來看,1年期產品業績基準大多在3.6至4%左右。第二類是主投存款類資產的短期限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從1天至3個月不等,產品的流動性較好,凈值波動相對較小,當前該類產品的近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2.3%至2.6%之間。
(資料圖)
中信銀行理財專家認為,當前權益市場開始逐步回暖,債市短期震蕩調整后大幅回調可能性較低,不管是權益市場還是債券市場,已具備了較高的投資性價比。建議在備足必要流動性的前提下,考慮增配含有部分權益的“固收+”產品,并采取長期持有策略,穿越市場“牛熊”,可以獲得更加合理的收益回報。
結合需求綜合配置
相對平時的工資收入,年終獎金額通常更大。如果想進行多種理財配置,怎么規劃比較合理呢?
普益標準研究員姜玲表示,如果年終獎金額比較大,投資者可將資金分為三部分。一是可將部分資金投向短期限的現金管理、固收產品,如日開型、周開型、月開型等理財產品。這類產品的投資期限較短,流動性較好,凈值波動相對較小,能夠較好地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二是將部分資金投向中長期限的封閉、定開固收產品。這類產品的投資期限通常在6個月以上,投資范圍包括債券、非標資產,能夠在中長期限內為投資者收獲更為穩健的收益水平。三是將部分資金投向風險和收益相對更高的理財產品,如混合類、權益類等理財產品。
注意避開資金“站崗”
“春節前進行理財投資,一定要注意資金‘站崗’問題。”長沙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銀行理財產品有募集期,短則幾天,長則十幾天,收益開始計算時間一般在非節假日,春節前夕發行的理財產品大多在節后開始計算收益。因此,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需要重點關注收益開始計算時間,節假日前夕應盡量購買節前開始計算收益的產品,避免“資金站崗”。
很多市民習慣將部分流動資金購買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或者放在余額寶、微信零錢通,這樣既能獲得比銀行活期存款高得多的利息,也能隨時支取。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產品大多是T+1確認份額,這個“T”指的是工作日,如果錯過工作日購買,就需要春節假期結束后才能確認份額,春節假期不會有收益。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潘顯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