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今亮點!營造候鳥過冬的天堂

來源:華聲在線2023-01-21 11:38:58

2022年11月10日,一群豆雁在屈原管理區東古湖濕地飛翔,場面十分壯觀。


(資料圖)

圖① 1月11日,西洞庭湖濕地保護協會會長劉克歡(左一)與志愿者一起在湖區對廢棄的地籠、漁網等垃圾進行清理。

圖② 1月9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收繳非法活餌釣魚人員的漁具。

圖③ 1月11日,南洞庭湖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沅江市蓮花島村朗山組,防護柵欄已經基本建成。

▲1月10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小西湖水域,采桑湖管理站工作人員對鳥類進行監測。

▲1月10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小西湖水域,采桑湖管理站工作人員在鳥類出沒地帶撒放玉米等食物。

▲1月8日傍晚,位于洞庭湖中心地帶的大通湖國家濕地公園,成群的小天鵝、斑嘴鴨、豆雁等候鳥在湖面悠閑棲息,與夕陽晚霞構成一幅和諧唯美畫面。

圖/文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郭立亮

寒冬時節,大批豆雁、斑嘴鴨、鸕鶿等越冬候鳥云集在東洞庭湖濕地保護區的洲灘和淺水區,時而悠閑覓食,時而展翅飛翔……

“去年夏秋冬連續干旱,洞庭湖的人為活動增多,給鳥類的棲息帶來一些潛在的威脅,我們采取巡護執法,生態補水、控水和保水等一系列措施,保障越冬候鳥安全棲息。”1月9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鴻向前來采訪的記者介紹。

1月8日,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劉鵬填寫的鳥類監測記錄表。

湖南處于國際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在候鳥重要越冬地點洞庭湖,都會有大批候鳥來此過冬,繁衍生息。

為保證候鳥安全,自2012年起,我省在環洞庭湖區、雪峰山脈和羅霄山脈、武陵山脈的候鳥遷徙重點區建立了43個候鳥保護站,并在候鳥遷飛季全程實行24小時值守巡護。全省范圍內組建了56支候鳥護飛隊,開展“護飛”行動,5000多名候鳥守護者和志愿者通過拆網、生態攝影展、公益訴訟、提案建議等方式參與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與宣傳行動。

1月11日,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魚鳥博物館,學生護鳥志愿者在學習候鳥知識。

1月,省林業局開展洞庭湖區域冬季水鳥同步調查,環洞庭湖水域及其他水鳥棲息地,記錄水鳥有72種,共37.83萬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