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女性 > 正文

全球簡訊:照片刷屏!桂海潮的隱藏身份“曝光”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號2023-06-13 12:09:47


(相關資料圖)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意外掀起了一波“志愿熱”。人們驚喜地發現,36歲的載荷專家桂海潮竟然還有另一個身份:志愿者。

桂海潮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城市志愿者。當年,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書的桂海潮穿上“志愿藍”,成為了城市志愿者的一員。在一張老照片中,桂海潮和同伴在“藍立方”城市志愿服務站點前露出笑臉,曬黑的臉龐和潔白的牙齒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張老照片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提供給北京日報的。據介紹,桂海潮2005年考入北航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是當年北航在云南省錄取的理科最高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候,桂海潮正值大三暑假。

說起桂海潮,大家的普遍印象就是開朗樂觀,“臉上總是掛著笑”。他的真誠和開朗極富感染力,能很快地和大家打成一片、成為朋友,也非常愿意為他人服務,富有集體精神。桂海潮的同學、北航宇航學院教師王悅回憶,桂海潮任勞任怨,不怕麻煩,春游時幫大家洗水果,打掃衛生沖在最前面,組織實驗室研究生的體育活動也是井井有條,點子多,做事效率很高……

這幾天,桂海潮做志愿者的這張老照片刷了屏。在各個志愿者群中,大家紛紛點贊:“沒想到太空中也有我們的志愿者!”“優秀的人果然干什么都很優秀!”

當年,北京共招募40萬名城市志愿者,設立500個志愿服務站點開展城市志愿服務。這些站點,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藍立方”,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街頭一景。

在“藍立方”,城市志愿者們響應“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號召,熱情地為中外游客提供指路問詢、語言翻譯、城市宣傳、助殘等服務,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延續“藍立方”的成功經驗,設置冬奧城市志愿服務點位758個,規模遠超2008年。冬奧會期間,城市志愿者累計上崗服務約20萬人次,發布服務項目1600余個,累計服務時長超過83萬小時。城市志愿者積極開展人員引導、掃雪鏟冰、信息咨詢、助殘服務等志愿服務,讓“志愿藍”成為冬日京城的一抹亮色。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作為北京的一張“金名片”,不斷提升著城市的文明指數。上至已經退休的活力老人,下至中小學生,人人爭當志愿者,讓北京成為一座“志愿之城”。北京日報 記者王琪鵬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