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專注表觀組學十余年,領跑多組學科研服務的易基因。
(相關資料圖)
2021年03月02日,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分子遺傳學和微生物學系Stacy M. Horner教授團隊在《Cell Reports》(IF: 9.995)雜志發表了題為“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ntiviral gene expression by N6-methyladenosine”的研究論文,研究通過MeRIP-seq(m6A-seq)等實驗揭示了m6A在抗病毒限制的I型干擾素(interferon,IFN)響應期間對IFN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 ,ISG)翻譯的轉錄調控機制。
標題: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ntiviral gene expression by N6-methyladenosine
時間:2021.03.02
期刊:Cell Reports
影響因子:IF 9.995
技術平臺:MeRIP-seq、RNA-seq、Ribo-seq、MeRIP-qRT-PCR、熒光素酶活性分析實驗等
研究摘要
I型干擾素(interferon,IFN)通過誘導數百種IFN刺激基因(ISG)來響應病毒感染,必須調節這些ISG的誘導以實現有效和可調控的抗病毒感染響應,但這些基因的轉錄調控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首先鑒定了RNA堿基修飾N6-甲基腺苷(m6A)在ISG調控中的作用,通過Ribo-seq和定量質譜法結合m6A免疫沉淀測序(MeRIP-seq)分析,鑒定出包含IFITM1的ISG亞群,其翻譯通過m6A和m6A甲基轉移酶蛋白METTL3和METTL14增強。研究進一步表明m6A識別蛋白(readers)YTHDF1以m6A結合依賴性方式上調IFITM1表達,且m6A甲基轉移酶復合體可以促進I型IFN的抗病毒活性。總之,本研究表明m6A在抗病毒限制的I型IFN響應期間對ISG翻譯的轉錄調控中發揮作用。
實驗結果
(1)METTL3/14調節某些ISG的翻譯
IFN-β通過誘導ISG轉錄形成對病毒感染的響應。為研究m6A是否調節I型IFN響應,本研究對Huh7細胞中m6A甲基轉移酶復合體METTL3/14缺失后,IFN-β誘導的幾種具有抗病毒功能的ISG表達進行檢測。在METTL3/14敲除后,IFN-β誘導的ISG IFITM1和MX1蛋白表達降低(圖1A),同時在A549細胞、原代新生兒人真皮成纖維細胞(NHDF)和Huh7細胞中IFN-β處理后的多個時間點(8h、16h和24h)觀察到相似結果;但MX1蛋白水平在A549和NHDF細胞中的影響不如在Huh7細胞中強烈。而為響應IFN-β,METTL3/14過表達增加了Huh7細胞中的IFITM1和MX1豐度,但沒有增加ISG15和EIF2AK2的豐度(圖1B)。METTL3/14調節的ISG IFITM1和MX1在沒有IFN-β的情況下不表達,表明METTL3/14動態變化對內源性IFN-β的任何混雜效應可以忽略不計(圖1A和1B)。
圖1:METTL3/14調節某些ISG的翻譯
(A-B)在模擬或IFN-β(24h)處理之前,用siRNA轉染METTL3/14(M3/14)或對照(CTRL)(A)或穩定過表達FLAG-METTL14(M3/14OE;上箭頭表示FLAG-METTL14;下箭頭表示內源性METTL14)(B)的Huh7細胞提取物的免疫印跡分析。相對于非靶向對照(siCTRL)+IFN-β(A)或WT+IFN-(B),對A和B中4個重復的相對ISG表達進行定量。
(C-E)用CTRL或METTL3/14 siRNA轉染后經IFN-β處理的Huh7細胞提取物中分離24個蔗糖梯度級分中的IFITM1(C)、MX1(D)和GAPDH(E)mRNA相對百分比qRT-PCR分析。未初始化(游離、40S和60S亞基)、初始化(80S)、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多核糖體。右邊的圖表顯示了IFITM1、MX1或GAPDH組合級分中的mRNA百分比。將各部分的百分比相加得出各類別的總百分比。
數值為4個生物學重復(A和B)的平均值±SEM,3個技術重復平均值±SD,表示3個實驗(C–E,左圖)和3個生物學重復的平均值±SEM(C–E,右圖)。*非配對Student"s t檢驗(A和B)和Sidak多重比較檢驗的雙向方差分析(C–E),*p<0.05,***p<0.01,***p<0.005,ns,不顯著。
為研究METTL3/14如何調節某些ISG的蛋白水平,研究首先分析METTL3/14缺失是否導致ISG mRNA對IFN-β響應減少。同時,在IFN-β處理后使用RNA測序(RNA-seq),結果顯示METTL3/14缺失對核心ISG的mRNA表達豐度影響很小,表明ISG RNA穩定性不受METTL3缺失的影響。
由于METTL3/14缺失導致IFITM1和MX1蛋白減少而不影響其轉錄水平,本研究分析METTL3/14是否調節其蛋白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METTL3/14不能檢測到Huh7細胞中這些ISG的出核或蛋白質穩定性。
為了檢測METTL3/14是否調節IFITM1翻譯,作者檢測了其在對照細胞或IFN-β處理后METTL3/14缺失的細胞中的多核糖體(polysome)百分比。結果顯示METTL3/14缺失不改變總多核糖體水平,但METTL3/14缺失會導致80S級分中IFITM1 mRNA水平較低,且從重多核糖體級分轉換為輕多核糖體級分(圖1C),表明METTL3/14缺失后IFITM1翻譯受損。另外,在MX1(圖1D)中也觀察到類似但不太明顯的變化,但在GAPDH(圖1E)中沒有觀察到。總之結果表明,METTL3/14調節某些ISG的翻譯,如IFITM1和MX1。
(2)METTL3/14調節的ISG被m6A修飾
為確定METTL3/14調節的ISG IFITM1和MX1以及其他ISG是否被m6A修飾,研究通過使用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測序(MeRIP-seq)在Huh7細胞中繪制了IFN誘導的轉錄組m6A圖譜,在鑒定出ISG后,將m6A免疫沉淀后reads覆蓋率的peaks,與使用MeTDiff m6A peaks calling的input進行比較。結果顯示mRNA peaks在編碼序列末端和3′UTR起始位點富集(圖2A)。peaks內最富集的RNA序列motif為[U/A]GGAC,這與DRAmC已知m6A motif匹配(圖2A)。約85%的ISG(分類為IFN后上調超過4倍的ISG)被m6A修飾,而Huh7細胞表達轉錄組中比例為74%(平均覆蓋率≥10)(圖2B)。該結果與先前的研究一致,該研究發現ISG以與轉錄組相似的百分比進行m6A修飾。m6A修飾的ISG百分比在其他類別的ISG中相似,包括脊椎動物中進化保守的“核心”ISG和具有已知抗病毒功能的核心ISG的14個亞群(圖2B)。接下來,利用MeRIP-seq數據生成了IFITM1、MX1、ISG15和EIF2AK2圖,并使用m6A peaks calling 方法MeTDiff和meRIPPer揭示METTL3/14調節基因IFITM1和MX1具有m6A peaks(圖2C和2D),而ISG15和EIF2AK2沒有m6A peaks(圖2E和2F),這些圖表明ISG15的3"UTR也可能包含m6A位點(圖2E)。將MeRIP-seq實驗中ISG的m6A狀態與已發表的研究數據進行比較,比較結果顯示在所有研究中核心抗病毒ISG的m6A狀態預測一致。dsDNA處理有效地激活IFN產生并誘導本實驗中發現的相同核心抗病毒ISG的m6A修飾。HCMV感染也導致某些ISG的m6A修飾,這種病毒編碼抑制IFN信號因子;因此ISG可能不像dsDNA或IFN-β處理那樣強烈誘導。m6A在許多ISG上的存在表明m6A可以調節抗病毒I型IFN響應。
圖2:METTL3/14調節的ISG由m6A修飾
(A) 在IFN-β處理(8h)后,轉錄組范圍內的m6A分布Metagene圖,繪制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peaks 中DRACH motif位點相對位置,以及peaks中最富集的motif。
(B) 在表達的轉錄組中由m6A修飾的基因百分比,響應于IFN-β處理(ISG)的mRNA誘導≥4倍的基因,脊椎動物中保守的核心ISG,或具有抗病毒功能的核心ISG亞群。
(C-F)在IFITM1(C)、MX1(D)、ISG15(E)和EIF2AK2(F)轉錄本中MeRIP(紅色)和input(黑色)reads覆蓋圖。生物學重復的差異由reads覆蓋范圍周圍的紅色和黑色陰影表示,灰色陰影表示編碼序列,黃色陰影表示由MeTDiff和meRIPPer的m6A peaks calling軟件。所有分析均在3個生物學重復上進行。
(3)IFITM1在3′UTR中的m6A修飾增強了其翻譯
m6A增強了某些mRNA的翻譯。具體而言,m6A識別蛋白(readers)YTHDF1在3′UTR內識別m6A,并與真核翻譯起始因子(如eIF3)結合,以增強m6A修飾轉錄本的翻譯。為METTL3/14對ISG的翻譯調節是否是通過m6A誘導,研究使用IFITM1作為METTL3/14調節的ISG模型。首先確定METTL3/14缺失對IFITM1 m6A修飾的影響。MeRIP-qRT-PCR結果表明IFITM1 mRNA在m6A陰性ISG EIF2AK2和m6A陰性合成RNA中富集,證實其含有m6A。METTL3/14缺失降低了IFITM1 mRNA的m6A富集,但沒有降低m6A陰性EIF2AK2轉錄本或m6A陰性合成RNA的富集(圖3A和3B),數據表明IFITM1是由METTL3/14修飾的m6A。
圖3:IFITM1在 3"UTR中的m6A修飾增強了翻譯
(A) 在用siCTRL或METTL3/14 siRNA處理并摻入m6A陰性(NEG)寡核苷酸的Huh7細胞中,由IFN-β(8h)誘導的ISG的相對m6A水平的代表性MeRIP qRT-PCR分析。
(B) A中5個生物學重復每個基因的相對富集百分比,歸一化為siCTRL。
(C) 野生型(WT)和突變型ISRE-m6A缺失的Renilla熒光素酶(R-Luc)IFITM1 3"UTR報告基因示意圖,該報告基因也從單獨的啟動子表達m6A缺失的螢火蟲熒光素酶(F-Luc)。
(D)經IFN-β(8h)處理的轉染Huh7細胞的WT和m6A-mut IFITM1 3"UTR報告RNA的相對m6A水平的MeRIP-qRT-PCR分析。
(E)用siRNA轉染的Huh7(24h)、然后進行報告基因轉染(24h)和用IFN-β處理(8h)的WT和m6A-mut IFITM1 3"UTR報告基因RNA的相對m6A水平的MeRIP-qRT-PCR分析,。
(F) 報告基因轉染(24h)和IFN-β處理(8h)后,在Huh7細胞中歸一化為HPRT1的WT和m6A-mut IFITM1 3"UTR報告基因mRNA表達的qRT-PCR分析。
(G) IFN-β誘導的WT和m6A-mut IFITM1 3′UTR報告基因中的相對螢光素酶活性(R-Luc/F-Luc)(相對于模擬8h)。
在鑒定出IFITM1是m6A修飾之后,接下來生成了一個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其中包含IFN刺激的響應元件(ISRE)-啟動子驅動的Renilla螢光素酶,所有DRAC motif被敲除(m6A-null R-Luc),然后與野生型(WT)IFITM1 3′UTR或類似的3′UTR序列結合,IFITM1中3′UTR m6A peaks中的四個推定m6A motif從A→G轉換(m6A-mut)(圖3C)。分析數據結果表明, METTL3/14通過向3"UTR添加m6A修飾來調節IFITM1翻譯,并且IFITM1 3"UTR內的m6A修飾足以增強其翻譯。
(4)YTHDF1以m6A依賴性方式增強IFITM1蛋白表達
為檢測YTHDF1是否誘導m6A對ISG的翻譯促進作用,研究人員在Huh7細胞中穩定過表達YTHDF1(H7Y1)或m6A結合缺陷型YTHDF1蛋白(H7Y1mut)并分析其相對于親本Huh7細胞(H7)在24h后IFN誘導的ISG表達。YTHDF1過表達增加響應IFN-β的IFITM1蛋白表達,而m6A結合缺陷型YTHDF1蛋白(H7Y1mut)的過表達不增加IFITM1豐度(圖4A和4B)。且野生型(WT)和突變型YTHDF1過表達不會顯著影響IFN-β處理后的IFITM1 mRNA水平,表明YTHDF1不直接調控IFN信號或IFITM1 mRNA穩定性(圖4C)。YTHDF1過表達顯著改變IFN誘導的含m6A的ISG MX1表達,或不含m6A的ISG ISG15和EIF2AK2表達(圖4A和4B)。而在IFN-β處理后,YTHDF1缺失會導致IFITM1蛋白表達降低,但MX1、ISG15和EIF2AK2未受影響(圖4D)。另外,WT YTHDF1與IFITM1、MX1、ISG15和m6A陽性對照SON的轉錄本結合,而m6A結合缺陷型YTHDF1突變蛋白則沒有結合。含有非m6A的mRNA EIF2AK2和RPL30不與任一蛋白結合(圖4E和4F)。總之,這些結果表明YTHDF1與IFITM1 mRNA上的m6A結合,且通過其m6A結合活性增強其翻譯是必要和充分的。YTHDF1與ISG15 mRNA明顯的m6A依賴性結合表明ISG15 mRNA實際上是m6A修飾。在ISG15 mRNA的input reads與MeRIP-seq reads的關聯圖揭示了其3"UTR中m6A富集的潛在區域(圖2E)。因此,YTHDF1在促進翻譯中具有轉錄本特異性作用,因為它結合了IFITM1、MX1和ISG15的轉錄本,但其過表達僅足以顯著增加IFITM1的蛋白生成。
圖4:YTHDF1以m6A依賴性方式增強IFITM1蛋白表達
(A) 在模擬或IFN-β(24h)處理后穩定過表達FLAG-YTHDF1 WT(Huh7Y1)或FLAG-YTHDF1 W465A(Huh7Y1mut)的Huh7細胞提取物的免疫印跡分析。
(B) A的3個獨立實驗中IFN-β處理后ISG表達定量,歸一化為總蛋白并相對于siCTRL繪圖。
(C) 在IFN-β(24h)處理后穩定過表達FLAG-YTHDF1 WT(Huh7Y1)或W465A(Huh7Y1mut)的Huh7細胞中歸一化為HPRT1的ISG mRNA表達的qRT-PCR分析。
(D) 在模擬或IFN-β(24h)處理之前,用siRNA轉染YTHDF1(siY1)或siCTRL的Huh7細胞提取物的免疫印跡分析。數據代表3個獨立的生物學實驗。
(E) 與IFN-β(8h)處理后Huh7細胞的FLAG-GFP相比,FLAG-YTHDF1 WT(Y1)或W465A(Y1mut)的免疫沉淀(IP)后mRNA富集的qRT-PCR分析。將IP值歸一化為input值并繪制為GFP的倍數富集。
(F) E中使用的FLAG免疫沉淀和input級分的免疫印跡分析。
(5)METTL3/14和m6A促進ISG亞群的翻譯
為鑒定蛋白表達受METTL3/14調節的其他ISG,使用基于定量質譜的蛋白質組學和氨基酸穩定同位素標記(SILAC)來比較IFN-β處理后siCTRL和siMETTL3/14細胞的蛋白質組。與siCTRL相比,siMETTL3/14對蛋白豐度的影響集中在大多蛋白質的對數比為0,表明METTL3/14缺失對IFN-β處理后的蛋白質水平沒有整體影響。在先前的RNA-seq實驗中,將ISG定義為通過IFN-β處理上調>2倍的基因來確定哪些蛋白是ISG。盡管質譜法檢測ISG有限(n=18),但鑒定出一些METTL3/14調節的ISG(圖5A;MS)。METTL3/14缺失后,大多數這些ISG的蛋白表達降低,且這些ISG包括先前鑒定的m6A修飾的IFITM1(對應于IFITM1/2/3的肽)和MX1,以及其他抗病毒ISG如OAS2和不同的HLA-C鏈(圖5A),均由m6A修飾。通過將這些數據與之前的RNA-seq實驗數據進行比較,結果表明METTL3/14對這些ISG蛋白水平的影響不由其mRNA表達調節來確定,因為METTL3/14缺失后,本實驗中在蛋白水平上降低的ISG的mRNA豐度沒有降低,表明翻譯調控如先前對IFITM1和MX1的多核糖體分析所表明結果一致(圖1C和1D;圖5A,RNA)。并非所有通過質譜法鑒定的m6A修飾的ISG都受METTL3/14缺失調節(圖5A;m6A),表明METTL3/14和m6A調節ISG的亞群并支持其蛋白表達。
圖5:METTL3/14調節ISG亞群的翻譯
(A) 3列熱圖顯示了IFN-β處理后METTL3/14缺失對Huh7細胞中ISG表達的影響。第一列顯示定量質譜法檢測蛋白質估計值的log2倍變化(siMETTL3/14與siCTRL + IFN-β 24 h;n=2個生物學重復)。第二列顯示獨立RNA-seq實驗(siMETTL3/14與siCTRL + IFN-β 8 h;n=3個生物學重復)的mRNA reads的log2倍變化。第三列顯示MeRIP-seq數據的m6A狀態(+表示m6A陽性;-表示m6A陰性)(+IFN-β 8h;n=3個生物學重復)。基因包括RNA-seq的IFN誘導超過2倍的任何ISG,這些ISG也可以通過質譜法檢測到,其他圖中的ISG以粗體顯示。由于IFITM1/2/3相似,因此使用此表示法表示從該蛋白質家族中檢測到的肽;RNA-seq倍數變化和m6A狀態對應于帶下劃線的數字,調整后*p<0.05。
(B) METTL3/14缺失對ISG表達影響的四象限散點圖。y軸是Ribo-seq的核糖體保護片段的log2倍變化(siMETTL3/14超過siCTRL),x軸是來自獨立RNA-seq實驗的mRNA讀數的log2倍變化(siMETTL3/14與siCTRL)。m6A修飾(藍色)或m6A陰性(灰色)基因。對其他圖中的ISG進行了標記。
(6)METTL3/14增強了IFN響應的抗病毒作用
METTL3/14在I型IFN響應期間增強ISG亞群表達,表明它可能是最佳抗病毒所必需。研究人員檢測了METTL3/14動態變化后I型IFN限制負義鏈RNA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感染的能力。VSV基因組包含了m6Am帽修飾,但由于這種修飾沉積不受METTL3/14調控,因此VSV復制可能不會受到METTL3/14動態變化的直接影響,而對VSV復制的任何影響可能由宿主轉錄本的甲基化介導。通過使用小干擾RNA(siRNA)或過表達來干擾METTL3/14的表達,然后使用顯微鏡在存在和不存在低劑量IFN-β預處理(6h;40U/mL)的情況下,檢測感染后6小時被VSV感染的細胞百分比。在感染后早期時間點檢測VSV感染,可以在感染直接誘導的ISG細胞上調之前檢測到病毒復制。結果顯示,在沒有IFN-β預處理的情況下,任何條件下都沒有看到VSV誘導ISG(圖6A和6B)。通過免疫印跡或定量感染細胞百分比分析來檢測VSV復制,在沒有IFN-β處理情況下,METTL3/14缺失或過表達沒有變化(圖6)。在IFN-β預處理后,METTL3/14缺失導致METTL3/14調節的ISG表達降低(圖6A),而METTL3/14過表達則上調其表達(圖6B)。盡管IFN-β預處理減少了VSV病毒復制,但METTL3/14缺失降低了IFN-β限制VSV的能力,而METTL3/14過表達則會增強IFN介導的VSV限制(圖6)。總之這些數據表明METTL3/14增強了I型IFN的抗病毒特性,是有效IFN介導的抗病毒響應所必需的。
圖6:METTL3/14增強了I型IFN響應的抗病毒作用
(A-B) 用siRNA(A)轉染或穩定過表達FLAG-METTL14的Huh7細胞提取物的代表性免疫印跡分析(n=3),其也增強METTL3表達(M3/14OE);用IFN-β(6h)或模擬物處理,然后進行VSV感染(MOI=2;6h)(B)。箭頭表示FLAG-METTL14(上)和內源性METLL14(下)。
(C-D) 用siCTRL或METTL3/14 siRNA(C)或穩定過表達FLAG-METTL14(METTL3/14OE;D)處理的Huh7細胞的代表性顯微圖,這些細胞用IFN-β預處理(6h),然后進行VSV感染(MOI=2;6h),對3個獨立實驗感染的細胞百分比進行定量,每個條件5個視野,每個視野>150個細胞,歸一化為未經IFN處理的siCTRL或WT,如右圖所示。比例尺:100μm。
關于易基因RNA m6A甲基化測序(MeRIP-seq)技術
易基因MeRIP-seq技術利用m6A特異性抗體富集發生m6A修飾的RNA片段(包括mRNA、lncRNA等rRNA去除所有RNA),結合高通量測序,可以對RNA上的m6A修飾進行定位與定量,總RNA起始量可降低至10μg,最低僅需1μg總RNA。廣泛應用于組織發育、干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熱休克或DNA損傷響應、癌癥發生與發展、藥物響應等研究領域;可應用于動物、植物、細胞及組織的m6A檢測。
大樣本量m6A-QTL性狀關聯分析,傳統MeRIP單個樣品價格高,通常難以承擔。易基因開發建立MeRIP-seq2技術,顯著提成IP平行性,實現不同樣本間相對定量,降低檢測成本。
易基因提供適用于不同科研需求的MeRIP技術:
- m6A甲基化-常量mRNA 甲基化測序(MeRIP-seq)
- m6A甲基化-常量mRNA +lncRNA甲基化測序(lnc-MeRIP-seq)
- m6A甲基化-微量mRNA +lncRNA甲基化測序(Micro-lnc-MeRIP-seq)
- 高通量m6A甲基化-常量mRNA甲基化測序(MeRIP-seq2)
技術優勢:
- 起始量低:樣本起始量可降低至10-20μg,最低僅需1μg總RNA;
- 轉錄組范圍內:可以同時檢測mRNA和lncRNA;
- 樣本要求:可用于動物、植物、細胞及組織的m6A檢測;
- 重復性高:IP富集重復性高,最大化降低抗體富集偏差;
- 應用范圍廣:廣泛應用于組織發育、干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熱休克或DNA損傷響應、癌癥的發生與發展、藥物響應等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
m6A甲基化目前主要運用在分子機制的理論性研究
- 疾病發生發展:腫瘤、代謝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神經和精神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癥/抑郁癥)、炎癥…
- 發育和分化:早期胚胎發育、個體/組織/器官生長發育、干細胞分化與命運決定、衰老
- 環境暴露與響應:污染、抗逆、生活方式
關于m6A甲基化研究思路
(1)整體把握m6A甲基化圖譜特征:m6A peak數量變化、m6A修飾基因數量變化、單個基因m6A peak數量分析、m6A peak在基因元件上的分布、m6A peak的motif分析、m6A peak修飾基因的功能分析
(2)篩選具體差異m6A peak和基因:差異m6A peak鑒定、非時序數據的分析策略、時序數據的分析策略、差異m6A修飾基因的功能分析、差異m6A修飾基因的PPI分析、候選基因的m6A修飾可視化展示
(3)m6A甲基化組學&轉錄組學關聯分析:Meta genes整體關聯、DMG-DEG對應關聯、m6A修飾目標基因的篩選策略
(4)進一步驗證或后期試驗
易基因科技提供全面的RNA甲基化研究整體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McFadden MJ, McIntyre ABR, Mourelatos H, Abell NS, Gokhale NS, Ipas H, Xhemal?e B, Mason CE, Horner SM.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ntiviral gene expression by N6-methyladenosine. Cell Rep. 2021 Mar 2;34(9):108798.
相關閱讀:
干貨:m6A RNA甲基化MeRIP-seq測序分析實驗全流程解析
干貨系列:m6A RNA甲基化研究的數據挖掘思路
干貨系列:m6A RNA甲基化研究的前期探索性實驗思路
項目文章 | 90天見刊,易基因m6A RNA甲基化(MeRIP)+轉錄組組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