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承德市召開“優化發展環境”主題新聞發布會雙灤區專場。記者從會上獲悉,雙灤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優化發展環境工作,先后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優化發展環境領導小組、項目謀劃工作專班、招商選資工作專班,建立了從項目引入到項目投產的全流程“五包一”包聯責任機制,即“一個項目、一個區級領導、一個領辦單位、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幫扶舉措”;建立了區內重點企業“四個一”包聯責任機制,派駐161名專兼職企服代表(專職企業幫扶29人)對1671家企業進行了包聯。今年,該區堅持“3456”總體思路,以助力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為主線,以深入實施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金融環境五大提升工程為抓手,投入更多精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創業環境更加優化。該區全力支持自主創業,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放寬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條件、提高貸款額度上限。2022年至今,累計發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80萬元,為191戶入駐孵化基地的創業者發放房租物業水電費補貼116.07萬元,帶動就業450人。共舉辦各類銀企對接會議14場,共實際投放貸款金額2.46億元。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121筆,在保金額2.35億元。
政務辦理更加便捷。該區推行“5+2、白+黑”審批服務制度,開通自助政務服務終端,實現“24小時不打烊”服務全覆蓋,實現申報事項自助辦、補正材料不見面、政務服務不打烊。將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網上辦理,累計辦理3萬余件,一次符合條件辦結率達96%以上。設立企業開辦專區,企業注冊、社保登記、發票領用、公章刻制縮短為一窗半日辦結,企業變更或者注銷登記即來即辦。開設“辦不成事”窗口,開展“好差評”工作,建立“差評”的核實、整改、反饋機制,確保“差評”100%整改。雙灤區人民政府榮獲國家級“政務服務與優化營商環境示范單位”稱號。
法治監管更加規范。該區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目標,強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好差評”機制,引導群眾對服務過程進行總體評價。公開雙灤區事項辦理投訴舉報渠道,明確受理投訴舉報的途徑,建立健全《投訴舉報辦案工作流程》。結合“法律九進”活動,通過舉辦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題講座、培訓,持續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氛圍。先后獲得了“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區”“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區”等榮譽稱號。
信用體系更加完善。該區完成《雙灤區公共信用信息補充目錄》信用信息目錄編制工作,涉及行政檢查、行政獎勵、行政監督等共2067項,目前通過公共信用信息平合成功上傳市場監管局、熱力、人社局等單位信用信息20萬余條;梳理完成《雙灤區“雙公示”信息目錄》,修訂后的“雙公示”目錄共涉及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1765項,2022年完成報送“雙公示”信息2218條,實現了信用體系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聯合懲戒機制。下大力度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已為全區30多家企業完成了信用修復,增加市場主體信心。
政策補貼更加優惠。該區積極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2022年落實減稅降費1.7億元,有效地確保納稅人充分享受各項減稅紅利,將政策落實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積極解決高校畢業生和見習青年就業難題,累計為192名高校畢業生發放大學生見習崗位補貼157.02萬元,為1893人發放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332.04萬元。
要素保障更加健全。該區圍繞加快形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精準劃定雙灤“三區三線”。目前,劃定成果已報省核查,為伊水新城、山谷田園等重點項目落位建設奠定規劃基礎。全面啟動27個行政村村莊規劃編制,覆蓋城鄉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正在形成。貫徹落實《河北省重點項目用地指標獎勵試行辦法》,保障重點項目用地,成立用地保障專班,逐個項目落實包保責任,持續跟蹤指導服務,協助了西區供水、行宮二期、凈菜加工等30余個重點項目用地手續辦理。
雙灤區將繼續保持刀刃向內的決心抓改革,保持鍥而不舍的恒心提服務,保持為民服務的初心創環境;深入落實好中央、省、市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聚焦關鍵環節,緊盯重點領域,采取有力舉措,打通堵點難點痛點,為創建投資環境更優、政務環境更好、服務品質更高的營商環境持續發力,吸引更多企業家來雙灤投資興業、落地生根。( 周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