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立足品牌文化 讓“新國品”走向世界舞臺

來源:人民網-時尚頻道2020-09-23 17:05:06

加快推進品牌建設,有利于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提高供給體系質效,實現全球價值鏈升級;有利于引領消費,加速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有利于促進企業誠實守信,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實現更公平公正可持續的發展。

品牌建設的引領作用顯而易見。新時期,如何定義優秀的國民品牌?有哪些維度能夠進行觀測?人民網推出“人民紅@新國品”系列觀察評論,進行探討。

近日,品牌評級權威機構Chnbrand發布2020年(第十屆)中國品牌力指數品牌排名和分析報告。在該指數調查數據覆蓋的220個品類第一品牌中,中國品牌占比高達74.5%,較去年上升4.2%。從數字中不難看出,新時期中國品牌的成長,并不是曇花一現,而是表現出愈發強勁的穩健性、品牌活力和巨大的品牌長期價值發展空間。而這些“新國品”的影響力也早已覆蓋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贏得了群眾的認可,更成為了彰顯國人民族自信心和對中國文化認同感的絕佳載體。

中國品牌影響力的增強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品牌建設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重要論斷,為把我國建設成品牌強國指明了現實路徑。

中國品牌影響力的基底是過硬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發揮好品牌的影響力,有利于引領消費,加速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而提到這些“新國品”,不管是市場占有率還是產品服務美譽度,都已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需品”。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在淘寶、天貓上消費的商品80%是國貨,狗不理出的面膜,馬應龍出的口紅,大白兔的聯名款香水都已成為民眾喜愛的網紅產品。

中國品牌影響力的價值要經得起大風大浪的洗禮才更加突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讓民眾的衣食住行和社會運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送餐機器人到紅外熱成像系統測溫,從“云課堂”到無人機抗疫……一系列的新產品、新技術都少不了“新國品”的身影,成千上萬的職場工作者借助釘釘、企業微信等線上辦公;武漢美團閃購平臺上有近7000家超市、藥店、便利店、果蔬店等商戶為用戶提供即時配送服務;滴滴出行甚至還把國內戰“疫”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推廣到海外,在巴西提供車輛消毒服務。毫無疑問,品牌是企業與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中國品牌對于助推社會經濟復蘇的影響無處不在。

中國品牌影響力的打造更需要國際化的戰略和眼光。國家發改委等二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塑造中國品牌形象,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自主品牌消費。其實,新時期的中國品牌也已經打開了國際視野,正成為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文化自信的有生力量。英雄和卡地亞的設計師合作聯袂推出中國風鋼筆;安踏發布致敬NASA六十周年的“科幻球鞋”,風靡上海時裝周;華為、小米、OPPO的手機越來越受到國外用戶的青睞;利比里亞成為青島啤酒在非洲的最大市場,甚至還被當成了促進當地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中國品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今年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給全球企業、品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但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期待,這些“新國品”能夠繼續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下一個十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也成為閃耀世界舞臺的“中國力量”。

最近更新